在經曆了艱難突圍後,抗日聯盟根據地內彌漫著一種堅韌且緊張的氣氛。張浩的部署迅速得到落實,全體成員厲兵秣馬,為應對日軍即將到來的更猛烈進攻做著全麵準備。
李團長全身心投入到部隊的休整與訓練工作中。他將戰士們分成不同的訓練小組,針對戰鬥中暴露的問題進行專項訓練。射擊小組在距離根據地不遠的山穀中,進行著精準射擊訓練,戰士們趴在草叢裡,眼睛緊緊盯著遠處的靶子,一次次扣動扳機,力求每一發子彈都能命中目標。格鬥小組則在臨時搭建的訓練場上,兩兩對練,他們喊著口號,拳腳生風,提升著近身格鬥的技巧。戰術小組圍繞著模擬的戰場環境,演練各種戰術配合,從包抄、突襲到防禦,每一個環節都反複打磨。
同時,李團長還組織戰士們參與防禦工事的加固工作。他們用從周邊山林砍伐來的粗壯樹木,配合著石塊和泥土,對原有的戰壕和碉堡進行加厚、加寬。在重要的防禦節點,還增設了暗堡和陷阱。戰士們乾勁十足,他們深知這些防禦工事將是他們抵禦日軍進攻的重要依托。
陸星辰帶領技術團隊在臨時搭建的簡陋實驗室裡日夜奮戰。他們麵前堆滿了各種零件、工具和圖紙,為了研製更有效的武器裝備,每個人都廢寢忘食。團隊成員們正努力改進一種新型的手雷,通過調整內部的炸藥配方和彈體結構,試圖增加手雷的殺傷範圍和威力。在實驗室的另一角,幾名成員在對繳獲的日軍武器進行拆解和研究,希望從中獲取靈感,提升己方武器的性能。此外,陸星辰還在思考如何進一步優化通訊乾擾裝置,使其能夠更穩定、更有效地乾擾日軍的通訊係統。
王營長則精心挑選了一批經驗豐富且機智勇敢的情報人員,為他們製定了詳細的滲透計劃。這些情報人員喬裝打扮成各種身份的人,有的扮成走街串巷的商販,有的偽裝成日軍軍營附近的勞工,陸續潛入日軍占領區。他們深入日軍的各個據點、兵營和通訊樞紐,小心翼翼地收集著每一條可能有用的情報。其中一名代號“影子”的情報人員,成功混入了日軍的一個通訊站。他利用職務之便,在每晚通訊站人員換崗的間隙,偷偷翻閱日軍的通訊記錄,將重要信息牢記於心,然後找機會傳遞給王營長。
在努力提升自身實力的同時,抗日聯盟與周邊抗日力量的聯絡工作也取得了進展。派出的聯絡人員成功與幾支規模較大的抗日隊伍取得了聯係。這些抗日力量對與抗日聯盟合作抗擊日軍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雙方約定在一個秘密地點召開聯合會議,共同商討合作事宜。
數日後,聯合會議在一個偏僻的山村裡召開。抗日聯盟的代表張浩、李團長、王營長等人與周邊抗日隊伍的首領齊聚一堂。會議室內氣氛熱烈,大家圍坐在一張破舊的木桌旁,地圖攤開在桌上。
張浩率先發言:“各位,如今日軍對我們的壓迫日益加劇,我們單靠各自的力量,很難與日軍長期抗衡。隻有團結起來,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才能給日軍以沉重打擊,取得抗戰的勝利。”
其他抗日隊伍的首領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其中一位名叫趙虎的首領說道:“張司令說得對,我們之前各自為戰,力量分散,吃了不少虧。這次我們願意與抗日聯盟緊密合作,聽從統一指揮。”
經過深入討論,各方達成了一係列合作共識。決定成立聯合抗日指揮部,由張浩擔任總指揮,負責統一調配各方力量。在情報共享方麵,各抗日隊伍將各自的情報網絡進行整合,形成一個更龐大、更高效的情報係統。物資支援上,各方將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互相提供急需的武器、彈藥、藥品和糧食等物資。
會議結束後,各方代表帶著堅定的信念返回各自的根據地。抗日聯盟與周邊抗日力量的聯合,讓大家看到了更大的希望。然而,他們也清楚,日軍不會坐視他們壯大,一場更為激烈的戰鬥即將來臨。在這風雲再聚的時刻,抗日聯盟與各抗日隊伍攜手並肩,嚴陣以待,準備迎接日軍的瘋狂反撲,為了民族的解放事業,他們將不惜一切代價,奮勇前行。
喜歡抗日之大軍閥張浩請大家收藏:()抗日之大軍閥張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