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戰鬥中,抗日聯盟與日軍陷入了膠著狀態。
日軍兩個聯隊雖然遭到了頑強抵抗,但他們憑借著兵力和裝備上的優勢,仍在不斷發起攻擊,試圖突破抗日聯盟的防線。
正麵戰場上,日軍第一聯隊在遭受一團的沉重打擊後,重新調整了戰術。
他們集中所有的九二式步兵炮,對一團防線的一個區域進行了更為猛烈的集火炮擊。
一時間,那個區域火光衝天,防禦工事幾乎被夷為平地。
趁著炮火的掩護,日軍步兵再次發起衝鋒,這次他們采用了波浪式進攻,一批接著一批地衝向防線。
一團戰士們在如此猛烈的攻擊下,傷亡不斷增加,但他們依然堅守陣地。
李團長看到日軍的進攻勢頭,知道硬拚不是辦法,他迅速組織戰士們利用彈坑和廢墟作為掩體,等日軍靠近後,再突然發動攻擊。
當日軍進入有效射程後,戰士們的輕重機槍和步槍同時響起,手榴彈也如雨點般投向日軍。
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日軍的這次衝鋒被成功擊退,陣地上留下了大量日軍的屍體。
然而,一團自身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不少戰士英勇犧牲,受傷的戰士也越來越多。李團長看著身邊倒下的戰友,心中悲憤交加,但他知道此刻絕不能退縮。
他通過通訊設備向張浩報告:“司令,正麵防線壓力巨大,但我們一團誓與陣地共存亡!請求支援!”
在側翼,日軍第二聯隊雖然被二團成功伏擊,但他們並沒有放棄迂回包抄的計劃。日軍指揮官重新組織兵力,利用地形的掩護,試圖尋找二團防線的薄弱點。
他們派出小股部隊進行試探性進攻,試圖分散二團的注意力,然後集中主力從另一個方向突破。
二團團長王虎識破了日軍的陰謀,他巧妙地調整部署,將計就計。
當小股日軍發起進攻時,二團故意示弱,佯裝防守不住。日軍見狀,以為有機可乘,迅速集中主力發起衝鋒。
就在日軍主力進入預定區域後,二團的迫擊炮和輕重機槍同時開火,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日軍這才發現中計,但此時已經陷入了二團的火力包圍之中。
儘管如此,日軍第二聯隊憑借著頑強的戰鬥意誌,仍在拚死抵抗,雙方陷入了僵持。
王虎知道,日軍肯定還會有後續動作,他一邊指揮戰鬥,一邊向張浩彙報:“司令,側翼日軍雖暫時被壓製,但他們不會輕易放棄,我們會堅守住,等待下一步指示。”
根據地內部,三團在支援正麵防線後,留下的兵力繼續加強對重要設施的保衛。然而,日軍的滲透部隊並沒有放棄尋找機會。
他們趁著戰鬥的混亂,試圖從一些隱蔽的小路潛入根據地內部。
三團戰士和民兵們提高警惕,加強巡邏。在一次巡邏中,民兵們發現了幾個鬼鬼祟祟的身影,經過一番追捕,成功抓獲了幾名日軍滲透人員,挫敗了他們的企圖。
陸星辰帶領的技術團隊在戰鬥中也麵臨著巨大的壓力。
通訊中繼站在日軍的炮火攻擊下,部分出現了故障。技術人員們冒著危險,穿梭在槍林彈雨中,對中繼站進行搶修。
同時,他們還在研究如何利用現有的資源,增強武器的殺傷力。
經過一番努力,他們成功地對一些手榴彈進行了改良,增加了爆炸的威力和殺傷範圍,並迅速將這些改良後的手榴彈送到了前線戰士手中。
王營長的情報人員在敵後不斷收集情報,他們發現日軍正在調派一支約500人的增援部隊前來。
王營長立即將這一重要情報傳遞給張浩。張浩接到情報後,意識到局勢更加嚴峻,但他沒有絲毫慌亂。
他迅速思考應對之策,決定從根據地周邊的民兵隊伍中抽調一部分精銳,組成一支快速反應部隊,埋伏在日軍增援部隊的必經之路上,對其進行阻擊。
後勤部門的工作愈發艱難。運輸隊在向前線運送物資的過程中,多次遭遇日軍的炮擊和襲擊,不少運輸隊員犧牲,物資也有一定的損失。
但他們沒有退縮,不斷調整運輸路線,想儘辦法將物資送到前線戰士手中。醫療隊伍麵對越來越多的傷員,醫療資源開始變得緊張起來。
他們一方麵對傷員進行緊急救治,另一方麵向後勤部門請求更多的藥品和醫療設備支援。
在這局勢膠著的關鍵時刻,抗日聯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壓力。
但全體軍民沒有絲毫畏懼,他們在絕地中求生,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誌,繼續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
他們知道,每一次抵抗都是為了民族的未來,每一滴鮮血都不會白流。
在這片戰火紛飛的土地上,抗日聯盟將繼續堅守,等待著轉機的出現,為了勝利,他們將戰鬥至最後一刻。
喜歡抗日之大軍閥張浩請大家收藏:()抗日之大軍閥張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