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軍主力部隊如潮水般的猛烈進攻下,抗日聯盟的防禦陣地承受著前所未有的壓力。日軍的火炮持續轟炸,將陣地炸得千瘡百孔,防禦工事不斷被摧毀。但抗日聯盟的戰士們猶如鋼鐵長城,憑借著頑強的意誌和堅定的信念,在這片硝煙彌漫的陣地上浴血堅守。
正麵戰場上,李團長親自指揮部隊迎擊日軍的瘋狂衝鋒。日軍三個聯隊輪番上陣,試圖突破防線。李團長手持望遠鏡,密切觀察著日軍的動向,不斷調整戰術。“注意敵人的炮火延伸,等他們步兵靠近,集中火力打擊!”他大聲下達指令。戰士們在槍林彈雨中沉著應對,待日軍步兵進入有效射程,各種武器同時怒吼。輕重機槍交織出密集的火力網,一顆顆子彈射向日軍,打得他們抬不起頭。單兵便攜式火箭炮也發揮出巨大威力,精準地命中日軍的火力點和衝鋒隊伍,一聲聲巨響伴隨著火光,將日軍炸得人仰馬翻。
然而,日軍憑借著兵力優勢,不顧傷亡地繼續推進。他們踏著同伴的屍體,一步步逼近防線。戰士們與日軍展開了激烈的近身肉搏。刺刀見紅,喊殺聲震天,鮮血染紅了陣地。許多戰士在這場殘酷的戰鬥中壯烈犧牲,但他們的犧牲激勵著更多戰友奮勇向前。李團長看著身邊的戰友倒下,心中悲憤交加,他揮舞著大刀,衝入敵群,與日軍展開殊死拚殺。在他的帶領下,戰士們士氣大振,成功擊退了日軍的又一次衝鋒。
側翼戰場上,二團和三團的戰士們同樣麵臨著嚴峻考驗。日軍的工兵部隊在炮火掩護下,試圖突破側翼防線,為後續部隊開辟道路。他們使用爆破筒等工具,對鐵絲網和鹿砦等障礙物進行破壞。二團團長王虎見狀,迅速組織戰士們集中火力打擊日軍工兵。“不能讓他們破壞防線,狠狠地打!”戰士們用迫擊炮和手榴彈對日軍工兵進行覆蓋式打擊,一時間,日軍工兵陣地上爆炸聲不斷,不少工兵在爆炸中喪生。但日軍工兵仍頑強地推進,與二團戰士們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
三團則負責支援正麵和側翼防線,同時保衛根據地內部的重要設施。他們不斷向前線輸送彈藥和物資,確保戰士們有足夠的武器進行戰鬥。在戰鬥間隙,三團戰士們還協助修複被炸毀的防禦工事,為堅守陣地提供保障。
陸星辰帶領的技術團隊在戰鬥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們冒著炮火,穿梭在陣地上,對受損的武器和通訊設備進行緊急搶修。當一門迫擊炮出現故障時,技術人員迅速趕到,不顧危險地在戰場上進行維修。經過一番努力,終於讓迫擊炮重新投入戰鬥。同時,他們還利用戰場環境,對一些武器進行臨時改進,提高其作戰效能。例如,為步槍加裝了簡易的瞄準裝置,讓戰士們在遠距離射擊時更加精準。
王營長的情報工作為抗日聯盟的防禦作戰提供了有力支持。情報人員深入日軍後方,冒著生命危險獲取日軍的作戰計劃和兵力部署變化等關鍵信息。他們及時將情報傳遞回根據地,讓指揮部能夠根據日軍的動向做出準確的決策。在得知日軍將對某一區域進行重點突破後,指揮部迅速調整兵力,加強該區域的防禦,成功挫敗了日軍的企圖。
後勤部門的工作同樣緊張而艱巨。運輸隊冒著日軍的炮火,將武器彈藥、糧食和藥品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前線。許多運輸隊員在途中受傷甚至犧牲,但他們依然毫不退縮。擔架隊和醫療隊在槍林彈雨中穿梭,及時將受傷的戰士抬下戰場進行救治。醫療點內,醫護人員們爭分奪秒地為傷員進行手術和包紮,挽救了許多戰士的生命。
在這場浴血奮戰中,抗日聯盟全體軍民團結一心,不畏強敵,堅守著每一寸土地。經過數小時的激烈戰鬥,日軍雖然發動了多次猛烈進攻,但始終未能突破抗日聯盟的防線。此時,日軍的進攻勢頭逐漸減弱,而抗日聯盟的戰士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他們知道,隻要繼續堅守下去,就一定能夠戰勝日軍,保衛根據地。於是,戰士們咬緊牙關,準備迎接日軍可能發起的下一輪進攻,他們將用生命和熱血扞衛這片土地,為民族的解放事業譜寫壯麗的篇章。
喜歡抗日之大軍閥張浩請大家收藏:()抗日之大軍閥張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