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聯盟擊退日軍的進攻後,為應對日軍可能的瘋狂報複,決定全方位提升實力。在乘勝整軍的基礎上,展開大規模的擴軍與整編行動,構建更完善的軍事體係。
張浩召集各部首領齊聚指揮部,神情嚴肅且滿懷壯誌地說道:“同誌們,當下我們雖取得勝利,但日軍不會善罷甘休,未來的戰鬥將更加殘酷。為了徹底打敗侵略者,我們必須壯大自身力量,進行擴軍、整編,並完善軍事指揮體係。”
李團長目光炯炯,率先響應:“擴軍方麵,我們應在根據地廣泛動員青年參軍。此次戰鬥勝利極大鼓舞了民心,定有許多熱血青年踴躍加入。同時,收編周邊一些零散的抗日武裝,壯大我們的隊伍。整編過程中,可將部隊按照作戰能力與特點重新劃分,提升協同作戰能力。”
眾人紛紛點頭,張浩接著說道:“此次整編,我們要提升部隊的層級。原有的團級主軍官,表現卓越者升職為師級,負責指揮更大規模的作戰行動。李團長,你作戰經驗豐富,指揮出色,升任師長,統領新編第一師。接下來由你主導新編第一師的組建與訓練。”
李團長挺胸敬禮,堅定回應:“保證完成任務!”
陸星辰緊接著發言:“擴軍整編後,武器裝備的供應至關重要。我們要加大生產力度,不僅要滿足現有部隊的需求,還要為新兵提供充足裝備。同時,持續研發新型武器,增強部隊戰鬥力。另外,軍事技術學校的建設要加快推進,為擴軍後的部隊培養更多專業人才。”
王營長也積極表態:“情報工作同樣要適應擴軍後的需求。我們要擴充情報隊伍,深入日軍各個層麵收集情報。加強對情報人員的培訓,讓他們能夠在更複雜的環境中獲取關鍵信息。同時,建立更高效的情報傳遞與分析機製,為軍事行動提供有力支持。”
後勤負責人麵露思索,說道:“擴軍意味著物資需求大幅增加。我們一方麵要加大采購力度,另一方麵要進一步挖掘根據地內部的生產潛力。組織百姓開展多種經營,增加物資儲備。優化物資運輸與分配流程,確保物資及時、準確地供應到部隊。”
會議結束後,擴軍行動在根據地熱烈展開。宣傳隊走村串戶,宣傳抗日理念和參軍的意義。“保衛家鄉,趕走日寇!”的口號聲響徹每一個角落。許多青年受到感召,紛紛報名參軍。周邊零散的抗日武裝也慕名而來,願意接受抗日聯盟的收編。
李團長全身心投入到新編第一師的組建工作中。他將原一團、二團、三團中經驗豐富的老兵作為骨乾,與新兵進行合理搭配。按照作戰功能,將部隊細分為步兵師、炮兵師、偵察師等不同兵種。同時,製定了嚴格的訓練計劃,從基礎軍事技能到複雜的協同作戰,進行全方位訓練。
原各團主軍官升職為師級後,迅速投入到新崗位的工作中。他們在李團長的帶領下,積極組織訓練,研究戰術,提升指揮能力。各師之間加強交流與協作,進行聯合演練,提升整體作戰水平。
為了完善軍事指揮體係,抗日聯盟專門設立了軍事參謀部。參謀部由經驗豐富的軍官和軍事專家組成,負責製定戰略計劃、分析戰場形勢、協調各部隊行動等重要工作。他們深入研究日軍的戰術特點,結合抗日聯盟的實際情況,製定出更具針對性的作戰方案。
陸星辰帶領技術團隊全力保障武器裝備的供應與研發。在簡陋的兵工廠裡,技術人員日夜奮戰,生產槍支、彈藥、手榴彈等武器。同時,對繳獲的日軍武器進行深入研究,仿製出一批性能優良的武器裝備。軍事技術學校正式開學,學員們如饑似渴地學習武器製造、維修、通訊等專業知識,為未來的戰鬥儲備力量。
王營長擴充情報隊伍,選拔了一批頭腦靈活、忠誠可靠的戰士加入情報工作。他們深入日軍占領區,在日軍軍營、指揮部、後勤基地等關鍵地點建立情報站。通過秘密聯絡、截獲通訊等手段,獲取日軍的兵力部署、作戰計劃、物資運輸等重要情報。情報傳遞方式也更加多樣化和高效化,確保情報及時送達指揮部。
後勤部門全力組織物資生產與調配。根據地內的農田裡,百姓們辛勤勞作,種植更多的糧食作物。手工業作坊裡,工人們加班加點,生產布匹、鞋子、皮具等生活用品。采購隊伍冒著風險,通過各種渠道采購鋼材、藥品、通訊設備等戰略物資。物資運輸隊巧妙避開日軍的封鎖線,將物資安全運送到根據地。同時,完善的物資分配製度確保了物資公平、合理地分配到各個部隊,保障了擴軍整編後部隊的正常運轉。
在一係列緊鑼密鼓的行動後,抗日聯盟規模壯大,軍事體係更加完善,戰鬥力得到顯著提升。全體抗日軍民士氣高昂,嚴陣以待,準備迎接日軍更為猛烈的進攻。
喜歡抗日之大軍閥張浩請大家收藏:()抗日之大軍閥張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