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聯盟在成功實現絕地反擊,給予日軍沉重打擊後,迅速抓住這難得的喘息之機,積極鞏固戰鬥成果,並為應對日軍可能的再次反撲未雨綢繆。
張浩立即組織召開高級軍事會議,各師師長、軍事參謀部成員以及後勤、情報等部門負責人齊聚一堂。會議室內,氣氛熱烈而嚴肅,大家都深知當前局勢的嚴峻以及鞏固成果的重要性。
張浩率先發言:“同誌們,這次反擊戰的勝利是全體軍民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我們絕不能因此而驕傲自滿。日軍遭受重創,必然會想儘辦法卷土重來,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李團長接著說道:“我們要迅速清理戰場,收集日軍遺棄的武器裝備和物資。這些都是寶貴的資源,能極大提升我們的戰鬥力。同時,對在戰鬥中受損的防禦工事進行全麵修複和加固,並且根據此次戰鬥的經驗教訓,對防禦體係進行優化。比如,增加暗堡和隱蔽火力點的設置,讓敵人更難突破。”
軍事參謀部的一位參謀補充道:“在戰術層麵,我們要深入分析這次戰鬥的得失。日軍的‘分進合擊’戰術雖被我們破解,但他們的協同作戰能力和武器裝備優勢依然不可小覷。我們應加強各部隊之間的協同訓練,提升作戰配合的默契度。同時,針對日軍的武器裝備特點,研究更有效的應對戰術。”
陸星辰推了推眼鏡,說道:“武器裝備方麵,我們繳獲了一批日軍的先進武器,要儘快組織技術人員進行研究和仿製。爭取在短時間內,提升我們自身的武器製造水平。另外,繼續加大對自製武器的研發力度,結合實戰需求,開發出更具殺傷力和實用性的武器。”
王營長神情專注地說:“情報工作不能有絲毫鬆懈。我們要進一步擴大情報網絡,深入日軍內部。不僅要掌握他們的軍事部署和作戰計劃,還要了解他們的戰略意圖和補給情況。同時,加強對情報人員的保護,確保情報傳遞的安全和及時。”
後勤負責人也發言道:“物資保障至關重要。我們要對現有的物資進行詳細清查和合理調配,優先保障前線部隊的需求。通過與周邊地區的地下組織和愛國商人合作,拓寬物資采購渠道,儲備更多的戰略物資。此外,組織根據地內的百姓開展生產自救,增加糧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產量。”
會議結束後,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戰場上,戰士們忙碌地收集著日軍遺棄的槍支、彈藥、火炮等武器裝備,以及食品、藥品等物資。這些物資被源源不斷地運往根據地的倉庫,經過整理和分類後,將重新分配到各部隊。同時,工兵部隊帶領百姓對防禦工事進行修複和加固。他們用石塊、泥土和沙袋,將被炸塌的戰壕重新填平,修複受損的碉堡,並在關鍵位置挖掘新的掩體和暗堡。
軍事訓練場上,各部隊展開了高強度的協同作戰訓練。步兵、炮兵和偵察兵密切配合,模擬各種複雜的戰鬥場景,進行戰術演練。戰士們在訓練中不斷磨合,提升彼此之間的默契度。同時,軍事參謀部根據戰鬥經驗,製定了一係列新的戰術手冊,並組織戰士們進行學習和實踐。
武器裝備部門的技術人員廢寢忘食地研究繳獲的日軍武器。他們仔細拆解、分析每一個部件,嘗試找出其中的技術要點,以便進行仿製。在自製武器研發方麵,他們取得了新的突破,成功研製出一種改良版的手榴彈,殺傷力和投擲距離都有了顯著提升。
王營長派出更多的情報人員深入日軍占領區。這些情報人員通過各種渠道,與日軍內部的反戰人士、偽軍士兵以及一些對日軍統治不滿的當地居民建立聯係。他們巧妙地獲取日軍的情報,並通過多條秘密線路,將情報安全送回根據地。
後勤部門積極組織物資采購和生產。與周邊地區的合作更加緊密,大量的鋼材、木材、藥品等戰略物資通過秘密運輸線被運送到根據地。根據地內,百姓們響應號召,開墾更多的荒地,種植糧食作物和蔬菜。同時,手工業者們也積極行動起來,生產布匹、鞋子等生活必需品。
在全體抗日軍民的共同努力下,抗日聯盟在鞏固戰鬥成果的道路上穩步前進。他們以更加堅實的基礎和充分的準備,迎接日軍可能的再次挑戰,為保衛根據地和民族解放事業繼續拚搏。
喜歡抗日之大軍閥張浩請大家收藏:()抗日之大軍閥張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