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軍精心策劃的“分化瓦解,經濟封鎖”策略被抗日聯盟成功破解,這讓日軍高層惱羞成怒。他們原本以為可以借此削弱抗日聯盟的力量,卻沒想到反而激發了抗日軍民更強的鬥誌和凝聚力。在接連受挫後,日軍不甘心失敗,決定進行垂死掙紮,發動一場更為瘋狂且孤注一擲的進攻。
日軍指揮官山本太郎接替了山本一郎的職務,他是一個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性格暴躁且極具冒險精神。麵對前任的失敗,他急於證明自己,決心以一場大勝來挽回日軍的顏麵。山本太郎迅速集結了所能調動的所有兵力,包括從其他戰區緊急抽調的部隊,拚湊出一支規模龐大的攻擊部隊。同時,他還調配了大量先進的武器裝備,坦克、火炮、戰機一應俱全,試圖憑借絕對的軍事力量優勢,一舉踏平抗日根據地。
為了確保這次進攻的突然性,日軍采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他們切斷了與外界的一切非必要通訊,對部隊的調動進行了嚴密偽裝。白天,部隊隱藏在山林和山穀中,避免被空中偵察發現;夜晚,則借助夜色的掩護悄悄行軍。日軍還在占領區內散布虛假消息,聲稱將對其他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以迷惑抗日聯盟的情報人員。
然而,王營長的情報網絡如同敏銳的觸角,始終在關注著日軍的一舉一動。儘管日軍行動隱秘,但一些細微的跡象還是被情報人員捕捉到。比如,日軍占領區內突然增加的物資運輸、頻繁調動的巡邏部隊以及異常活躍的通訊信號。王營長憑借豐富的經驗,察覺到了其中的異常。他迅速組織情報分析人員,對收集到的零散信息進行梳理和分析。經過連續數日的緊張工作,他們終於拚湊出了日軍的大致計劃:日軍將在三天後,從東北方向對根據地發動全麵進攻,主攻部隊將集中火力突破防線,後續部隊則負責擴大戰果並清剿根據地內的抗日力量。
王營長立刻將這一重要情報彙報給張浩。張浩深知此次日軍來勢洶洶,形勢極為嚴峻。他緊急召集軍事參謀部、各師師長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召開作戰會議。會議室內氣氛凝重,每個人的臉上都透著嚴肅和堅毅。
“日軍這次孤注一擲,妄圖畢其功於一役。我們必須冷靜應對,充分發揮我們的優勢,製定出有效的作戰方案。”張浩說道。
軍事參謀部的成員們迅速展開討論,結合根據地的地形、兵力部署以及日軍的作戰特點,提出了多種應對策略。經過深入分析和權衡,最終確定了“堅守防線,迂回包抄,消耗敵人”的作戰方針。
根據這一方針,抗日聯盟將在東北方向的正麵防線集中優勢兵力和火力,依托堅固的防禦工事,頑強抵抗日軍的進攻。同時,派出兩支精銳部隊,分彆從西北和東南方向迂回包抄日軍側翼。這兩支迂回部隊將在日軍與正麵防線激戰時,突然發動攻擊,打亂日軍的部署,使其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另外,還安排了小股遊擊部隊,深入日軍後方,破壞其補給線和通訊設施,進一步消耗日軍的戰鬥力。
各師師長領命後,迅速回到部隊進行戰前動員和準備。李團長回到新編第一師,向戰士們慷慨激昂地說道:“同誌們,日軍又來進犯了,但我們早已不是當初的我們。我們有堅固的防線,有必勝的信念。這次,我們要讓小鬼子有來無回!”戰士們士氣高漲,紛紛表示要在戰鬥中奮勇殺敵,保衛根據地。
在正麵防線,戰士們日夜加固防禦工事。他們挖掘了更深更寬的戰壕,設置了密密麻麻的鹿砦和陷阱,還在重要地段修建了堅固的碉堡。炮兵部隊對火炮進行了仔細調試和校準,確保能夠準確打擊日軍目標。
迂回部隊則在山林中進行著緊張的戰前訓練。他們反複演練突襲戰術,熟悉行軍路線,力求在戰鬥中能夠迅速、準確地完成包抄任務。遊擊部隊也做好了充分準備,他們攜帶輕便的武器和爆破器材,準備深入敵後,給日軍製造麻煩。
與此同時,根據地內的百姓們也積極行動起來。他們幫助部隊運送物資、照顧傷員,為戰鬥的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婦女們組成了後勤保障隊,為戰士們縫製軍裝、製作乾糧;老人們則擔任起了巡邏和警戒的任務,確保根據地內部的安全。
在這大戰前夕,抗日聯盟全體軍民嚴陣以待,他們懷著堅定的信念和必死的決心,等待著日軍的到來。而日軍則如一頭瘋狂的野獸,向著抗日根據地猛撲過來。
一場驚心動魄的生死較量即將拉開帷幕,抗日聯盟能否再次挫敗日軍的瘋狂進攻,續寫抗日的輝煌?
喜歡抗日之大軍閥張浩請大家收藏:()抗日之大軍閥張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