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望著戰後滿目瘡痍的戰場,心中五味雜陳。勝利的喜悅固然存在,但戰士們的犧牲,以及這片被戰火蹂躪的土地,讓他的心情格外沉重。
打掃戰場的工作緊張而有序地展開,士兵們在殘骸中穿梭,收集可用的武器彈藥,搬運戰友們的遺體。
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肅穆與哀傷,他們知道,這些犧牲的戰友,是為了守護這片土地、守護他們的理想而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司令,此次戰鬥我軍傷亡統計出來了。”參謀麵色凝重地走到張浩身邊,“陣亡將士共1200餘人,受傷2500餘人。”
張浩閉上雙眼,深吸一口氣,沉痛之情溢於言表。這些數字,不僅僅是簡單的統計,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是無數家庭的悲痛。
“一定要妥善安置傷員,給予他們最好的治療。對於陣亡將士的家屬,要給予優厚的撫恤,絕不能讓英雄們的家人寒心。”
張浩語氣堅定地下達命令,隨後轉身看向這片亟待重建的土地,“通知下去,各部門全力投入到戰後重建工作中。
先幫助百姓修繕房屋,恢複基本生活秩序。”
與此同時,張浩也清楚,這次勝利雖然沉重打擊了周武和日軍的囂張氣焰,但他們必然不會就此罷休。
為了應對未來可能的再次進攻,張浩決定進一步提升部隊的實力,完善防禦體係。
回到司令部後,張浩立即召集各部隊長官和相關部門負責人開會。
會議室內氣氛凝重,大家都深知當前局勢的嚴峻。
“我們這次雖然擊退了敵人,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周武和日軍肯定會卷土重來,我們必須做好充分準備。”
張浩目光掃視著眾人,“從現在起,我們要加大部隊的訓練力度,特彆是針對此次戰鬥中暴露的問題進行強化訓練。”
“後勤部門要確保武器裝備的及時維修和補充,同時,以後要準備更多資源,生產更先進的武器。
情報部門要加強對周武和日軍的監視,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一旦有風吹草動,立刻向我彙報。”
“另外,我們要進一步完善防禦體係。
在山區防線,增加碉堡的數量和強度,拓寬加深反坦克壕溝,埋設更多的地雷。
還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預警係統,讓我們能在敵人來襲前就做好準備。”
各部門負責人紛紛領命,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工作中。訓練場上,士兵們的訓練強度明顯加大。
步兵們在烈日下進行著負重長跑、戰術演練等高強度訓練,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但沒有一個人喊累。
他們明白,隻有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
裝甲師的車組人員反複練習著坦克的操作技巧,從快速啟動、精準射擊到複雜地形下的靈活機動,每一個環節都力求做到完美。
炮兵部隊則不斷進行實彈射擊訓練,調整著射擊參數,提高射擊精度。
後勤部門的工作人員日夜忙碌,對繳獲的武器裝備進行分類整理,能用的進行維修保養,損壞嚴重的則進行拆解,回收可用的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