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站在硝煙尚未散儘的戰場上,望著滿目瘡痍卻又透著勝利曙光的土地,心中的壯誌如燎原之火熊熊燃燒。
擊退日軍與地方軍閥聯軍的這一場惡戰,雖讓他的部隊傷亡慘重,但也如同一場淬火,淬煉出了他這方勢力更為堅韌的根基與威望。
回到指揮部,他顧不上片刻休息,立即召集了麾下所有重要將領與幕僚。
眾人圍坐在巨大的作戰地圖前,地圖上,張浩的勢力範圍雖已初具規模,但在這山河破碎的華夏大地上,不過是滄海一粟。
“弟兄們,咱們這次是險勝,但這僅僅是個開始。咱們要在這亂世裡闖出一片天,就得大力發展,不斷擴張!”張浩目光炯炯,語氣堅定地說道。
參謀長高元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鏡,率先發言:“司令,目前咱們雖有了一定的地盤和兵力,但周邊大小軍閥林立,日軍也對咱們虎視眈眈。
要擴張,首先得穩固內部,加強軍事建設。”
張浩點頭稱是,目光掃向眾人:“軍事上,咱們要擴充兵力,提高裝備。先進武器,一樣都不能落下。另外,得儘快組建一支高素質的軍官隊伍,讓各部隊的戰術素養都提上去。”
這個時候後勤部長麵露難色:“司令,擴充兵力和更新裝備,這錢糧耗費可不小啊。咱們目前的財政,怕是有些吃緊。”
張浩沉思片刻,說道:“經濟是根基,這事兒得雙管齊下。
一方麵,咱們鼓勵轄區內的商業發展,減免賦稅,吸引各地商賈來咱們這兒做生意。另一方麵,要大力發展工業,特彆是軍工產業。我也會安排之前派除的那些情報人員給我們提供一些經濟幫助係統裡麵的間諜)。
咱們不能老是依賴係統兌換,得自己有造血能力。”
眾人紛紛點頭,一場關乎勢力興衰的發展大計,在這略顯簡陋的指揮部裡,徐徐拉開帷幕。
軍事擴充的行動迅速展開。
張浩利用抗戰係統,兌換了一批先進的武器藍圖,命軍工部門日夜趕工,生產出了一批性能優良的步槍、輕重機槍以及迫擊炮。
同時,係統中兌換而來的新型火炮,也在加緊部署到各個戰略要地。
征兵處前人山人海,聽聞張浩部隊抗擊日軍、保家衛國的英勇事跡,周邊地區的熱血青年們紛紛踴躍報名參軍。
短短一個月,部隊規模就擴充了兩個師的兵力。
為了提升部隊的作戰能力,張浩親自製定了一套嚴格的訓練計劃。
每天天還未亮,軍營裡就響起了激昂的軍號聲。
士兵們在教官的嚴格督促下,進行著體能訓練、戰術演練以及實彈射擊。
“都給我把動作做標準了!戰場上,一個小小的失誤,就可能要了你的命!”訓練場上,教官們的吼聲此起彼伏。
張浩時常會到訓練場視察,看著士兵們刻苦訓練的模樣,心中滿是欣慰。
有一次,他看到一名年輕士兵在練習拚刺刀時動作稍顯遲緩,便親自下場指導。
“來,看我。刺刀要快、準、狠,身體重心要穩,借助腰力和臂力,一下刺出去!”張浩一邊示範,一邊耐心講解。那名士兵在他的指導下,很快掌握了要領,動作愈發淩厲。
為了培養高素質的軍官,張浩從係統中兌換了軍事教育資源,在駐地創辦了一所軍事學院。
學院邀請了係統內的軍事專家授課,教授現代戰爭的戰略戰術、軍事指揮等課程。
首批入學的兩百名年輕軍官,都是從部隊中精挑細選出來的佼佼者,他們深知肩負的重任,學習起來格外刻苦。
在經濟建設方麵,張浩的政令迅速傳遍整個轄區。各地的商人們聽聞張浩減免賦稅、大力扶持商業的消息,紛紛收拾行囊,帶著貨物和資金,朝著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趕來。
首府城市的街道上,往日的冷清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琳琅滿目的店鋪。
來自各地的商隊絡繹不絕,有販賣布匹綢緞的,有售賣茶葉瓷器的,還有經營五金雜貨的。
張浩親自來到市場,與商人們交談,了解他們的需求。“各位放心在這兒做生意,我們會保障你們的安全和權益。
有什麼困難,儘管提出來,我們會儘力解決。”他的話語誠懇而有力,讓商人們吃了定心丸。
為了進一步促進商業繁榮,張浩下令修建了一座大型的貿易集市,集市內劃分了不同的區域,方便各類商品的交易。
同時,還設立了專門的市場管理機構,維護市場秩序,打擊欺行霸市的行為。
在工業發展上,張浩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他聘請了係統內的工業專家,指導建立了一批現代化的工廠。
其中,軍工工廠的規模最大,生產的武器彈藥不僅滿足了自身部隊的需求,還通過與其他勢力的貿易,換取了大量的物資和資金。
紡織廠、機械廠、食品加工廠等民用工廠也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