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胡靜的話,幾個人同時停住了筷子,嚴天明問:“你的申請批複下來了嗎?”
胡靜輕輕地點了點頭:“應該快了,在這裡的時候,想回去,真要到了回去的時候,還有些舍不得。”說著,眼神裡滿是不舍。
唐哲說:“能回去當然最好了,知青回城,是一個大趨勢,土地包乾到戶,也是一個大趨勢。”
幾個人不由抬頭看了看唐哲,胡靜問:“沒想到,你平時不顯山不露水的,還知道分析這些大形勢。”
唐哲說:“我也隻是隨便說說,去年開始到現在,我們隊裡的知青,大部分都已經回去了,這對你們來說是一件好事情呀。”
嚴天明說:“要是真如你說的就好了,雖然我們為農村的崛起奉獻了自己的青春,現在也要為自己考慮一下,像我們現在,既不能落戶到這裡,也不能回去,兩頭掛不著。”
唐自立看著唐哲問:“你又是從哪裡知道土地要包乾到戶的?”
唐哲隻能撒一個謊:“昨天在解放叔家無意中看到報紙上這麼寫的,現在有好幾個地方已經開始了試點,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既然是這樣的話,肯定會全麵鋪開來,我想用不了多久,集體土地將會按人頭包乾到戶。”
唐自立吃了一大口肉,說道:“要是真的這樣,那就太好了,我們家四口人,一個人哪怕分個五分田,也有兩畝,再加一點土地,一年種的糧食也勉強夠吃。”
陳秋芸也說道:“就是,你這一個老實苞穀粑,在大隊評工分,人家給你記多少,就是多少,從來也不知道提一下意見。”
唐自立見自己的老婆數落他,麵對著這麼多人,也隻能傻傻地笑笑。
胡靜來大隊也兩年多了,每年唐自立都會請他們知青吃飯,雖然以前生活差,他們來吃過之後,都會給他們留一點飯票,知青的糧票都是定量的,像他們女孩子,每個月都能省下好幾斤大米來。
那個時候看唐哲,也就是一個話不多,也不愛出風頭的人,現在卻和以前不一樣,說的話,都很有見地。
完全不是彆人說的靠運氣打到兩頭野豬就覺得很了不起的人。
“你是說,以後都不會再有知青了?”
胡靜還是問出了自己心中的疑問。
唐哲想了想,說道:“知青下鄉肯定在不久之後就會取消,但是,農村建設離不開知識青年,也許,會以另外一種形式出現吧。”
嚴天明點頭道:“說得很對,不管是城市建設,還是農村建設,都離不開知識青年,知識才是第一生產力嘛。”
蘇朝恩兩眼放光地說:“真要是能回去就太好了,我那個女朋友等了我好幾年,再不回去,估計都要跟彆人跑了。”
張月娥問胡靜:“你回省城之後,打算做什麼呢?”
唐哲這才知道,胡靜家也是省城的。
胡靜想了想:“還不知道呢,反正聽天由命吧,你們以後要是有空,到了省城,一定記得來找我哦。”
蘇朝恩說:“一定,到時候我帶著老婆去省城吃你的抹和。”
嚴天明打趣道:“剛才還說要跟彆人跑了,現在又成你老婆了,我看月娥正在織毛衣,你請她給你織一頂帽子吧。”
蘇朝恩搖了搖頭:“她買的毛線是綠色的……”話還沒有說完,突然反應過來,笑罵道:“嚴天明,你狗日的就不盼我個好。”
張月娥笑道:“正好,我織了還要剩下些毛線,給你織一頂,拿回家一戴,你女朋友就什麼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