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花回去換衣服,很快又趕了過來,這一次,她沒有再讓鋼蛋和鐵蛋跟著,反而是周淑芬和唐龍跟著她一起。
一直抓到天黑,看不清路了,大家才收拾著回去。
到了家,唐哲便把何仙花她們幾個人的秤了,數量都不算多,何先花一家隻有二十六斤,王彩霞一家抓了三十一斤,周淑芬一家抓了二十八斤。
唐哲一一付了錢,何仙花數著錢,嘴裡還罵著:“遇到那兩個報應娃娃,就該我折財。”
周淑芬說:“總比你在屋頭耍一天強,這一個下午,你就得了兩塊六,要是天天有這種好事情,那不比國家乾部還強?”
王彩霞也說:“就是,所以說還是要家裡頭有個能乾的人才行,你看自從唐哲有了本事,哪家不沾他一點光?”
她說的倒是實話,唐家山來幫他家的,除了一開始用大幫那幾天是按照老規矩,拿工天來抵,以後誰家要有活,還回去就是,像唐老三和唐援朝這種長期幫忙的,一天八毛錢的工錢照樣給。
而他給唐孝賢還是按一塊錢一天,隻不過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兩個都沒有和任何人說過。
三個女拿了錢,站在那裡也不走,主要也是看看唐哲是不是像他說的一樣,按一毛錢一斤,不看王彩霞嘴上說的是一家人要沾光些,對於唐哲一直照顧申二狗這種外人,她心裡是很不平衡的。
不患寡,而患不公。
這就是大部人的真實想法。
就像大隊評救濟一樣,誰家鍋裡有幾粒米,都是一個大隊的,難道還不清楚嗎?但是真正開會評議的時候,都隻想著自己也能分一點。
一百斤的救濟糧,分成大隊十戶困難戶,那是絕對不行的。
按人頭平分,哪怕每人隻能分一兩,也不會產生矛盾。
唐哲當然知道他們的想法。
沈陽兩兄妹和申二狗家姐弟倆,在何仙花他們秤黃鱔的時候,已經把自己桶裡的黃鱔拿到水池邊上,把那些小條的挑出來扔到水池裡去。
王彩霞看不明白,還以為他們已經說好了,就是包乾多少錢呢。
等他們稱完,兩家的黃鱔也挑得差不多了,唐哲又把剛才稱了的黃鱔拿到水池邊,把小條的挑出來。
回來再稱沈陽他們家的,兩兄妹今天一大早就到地裡,抓了一天,有九十五斤,申二狗他們姐弟倆要少一點,隻有七十一斤,主要是申大鳳一大早就沒有得去。
唐哲把錢給了他們,對申二狗說:“二狗,今天晚上就和我睡吧,我們早點走。”
申二狗把錢交給申大鳳:“姐,那你先回去吧,我就不回去了。”
申大鳳點點頭,把水桶留在唐哲家,便先走了。
王彩霞看到唐哲稱沈申兩家的黃鱔都是把小的挑出來了再稱,而且價格也是一樣的,便覺得自己占了便宜,笑嗬嗬地拉著何仙花他們一起走了。
他們剛走,唐歡倆姐妹才一個提著一個水桶從院壩坎下上來,站在院壩裡,也不說話。
唐哲忙叫他們把黃鱔提過來。
唐歡說:“哥,我們這個不稱了,你把黃鱔騰出來,桶給我們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