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不隻是姬瑞璘和趙錦瑟,連墨蘇都愣住了:這怎麼和她上次對自己說的不一樣?
難道是她騙了自己?
不對。
墨蘇想起在兩人第二次換回來之前,那個曾短暫回來過的小姐。
難道那個人也是麵前這個“人格”假扮的?
不,小姐跟自己提過,她去了一個和汝城完全不同的山城,名叫雲錦,過著與汝城的錦衣玉食有如磁鐵兩極反差的支教生活。
所以和人格分裂沒有任何關係。
木蘭在騙人!
墨蘇很快確信了這一點,但……為什麼呢?墨蘇想不明白,隻能看著木蘭表演。
姬瑞璘顯然也被唬住了。
“你的意思是……你是我女兒身體裡的另一重人格?”
“準確來說,是心裡。”
木蘭非常鎮定。她對心理學不隻是感興趣,心理學也是做老師必須得學習的。
而她在必修的兒童心理學與教育心理學之外,又讀了不少關於多重人格——就是人格分裂,或叫思覺失調相關的書。
這是心理學中一個尚未得到完全開發的領域。
她確信,聰明如姬瑞璘,也不會有比知道《二十四個比利》或某些類似電視劇更多的內容。
所以她拋出了這個謎團,因為謎團本身便難以解釋。
對於姬瑞璘這樣能夠在細節處找到破綻的人來說,“破綻百出”才能讓她無從下手。
姬瑞璘果然不相信:“你在說謊。”
但此時的她,已經沒有剛才判斷木蘭不是姬木蘭那麼肯定了。她甚至看了一眼墨蘇,希望得到某種確認。墨蘇的眼裡的一片迷茫,恰好證明了她的不知情。
木蘭乘勝追擊:“如果我在說謊,您又如何解釋,我能夠如此完美地隱藏身份,騙過墨蘇、錦瑟,甚至……您。”
姬瑞璘竟然沒有反駁,木蘭暗道:有戲!
“您不相信,大可以派人去查、去找……我這麼個小角色,難道可以擋得住姬家的隻手遮天,把姬總那麼個大活人給藏起來?”
“好。”時間緊迫,姬瑞璘不再囉嗦,“女兒我自然會去找,但是你我也不得不防。”
她朝著墨蘇抬了抬下巴:“墨蘇在這裡看著她,如果人跑了,我唯你是問。”
又看向趙錦瑟:“錦瑟,你立刻安排人去尋找小姐……記住,千萬不能走漏風聲。”
“明白了。”
安排完之後,趙錦瑟陪著姬瑞璘先行離開,墨蘇則留在房間裡,監視著木蘭。
她看了一眼桌上已經涼透的食物:“反正也無事,要不要吃點宵夜?”
木蘭搖頭:“累了一天,我先睡了。”她深深地看了墨蘇一眼:“你放心,我不會跑的。”
一語雙關,是個暗號。
這也驗證了墨蘇剛才的猜測:木蘭今天說的什麼“第二人格”,都是在騙人。
汝城隻有她們兩個知道,木蘭不是姬木蘭,卻比任何人都希望姬木蘭活著。
但墨蘇心裡又實在好奇:她為什麼要這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