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西北是聽的一愣,隨即嘀咕道,“盤子?多大?”
對方隨手比劃了一下。
大概四十多公分直徑的樣子。
這個尺寸的青銅器倒是有出好貨的可能。
被稱為青銅史書的逨盤,差不多就是這個尺寸的青銅盤。
上麵有372個銘文。
無價之寶啊!
“其實這鼎是一套,還有好幾件。”
哎喲!這話聽的顧西北那是激動不已啊!
好幾件?
那這肯定是個大墓啊!
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
“幾件?”
“應該不少於七。”
“怎麼是應該?沒數?”
“嗬嗬!”對方低聲笑了一下。
“還在土裡。”
“啊?”顧西北那是不自覺的後怕。
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地窩子,我掏不了!”
“老板,不是地窩子。窖!”
“窖?”
就是窖藏!
這土裡的東西,大多數都是來自於墓。
但也有少部分來自於窖藏。
不過,窖藏這種東西跟墓不太一樣。
墓室有跡可循的,所以可以盜。
但是窖藏那是無跡可尋的,沒發盜。
除非什麼呢?
有尋寶圖。
各種那個電視小說中說的找到一件藏寶圖,然後根據圖去找寶。
這種藏寶的地方基本就屬於窖藏。
但拿圖去找寶基本屬於扯淡的事。
曆史變遷,環境變化是首當其衝的。
如今社會環境變化太大,早已滄海桑田了,就是有圖也基本找不到寶的。
所以窖藏的發掘完全是運氣。
比如修老房子的時候挖到一罐銅錢。
比如砍樹的時候,在樹下挖到一箱元寶。
基本上窖藏的發掘都是很偶然的。
所以,賣家跟顧西北說是窖藏,那是聽他是一臉稀奇。
“窖藏?不是”
後麵的墓字顧西北沒說出來。
賣家不禁笑了笑。
“要不然我哪裡敢這麼拿出來賣呢!是挖筍的時候挖出來的,我隻拿了這幾件,其餘的都還在土裡沒動呢!老板你要是想要,可現場起。”
這麼說似乎就對了。
但,人不對。
這家夥絕對不是個挖筍的農民。
他是土夫子,盜墓的!
“你是挖筍的?”
顧西北低聲問了一句。
對方一愣。
“說實話,我不是。鄉下農民挖筍,出了東西不敢動,找到我,然後就”
這就對了麼!
如果是窖藏,那顧西北就有興趣了。
雖然從法律後果上看,挖窖藏和挖墓都屬於盜墓的罪。
但在古董這個行當裡,兩者那是完全不一樣的。
從古至今,掘人墳墓,那是死罪。
但是窖藏那是挖寶撿漏,運氣好。
實際就算抓到了,責罰也會比盜墓要輕很多。
因為原則上窖藏沒法主動發掘,都是碰到的。
所以主觀惡意並不大,隻能算一時起了貪念而已。
窖藏一般較淺,直接站在地麵挖就行了,不用下地。
沒什麼技術可言。
盜墓那可不一樣,妥妥的技術活。
但兩者誰更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