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銅壺在顧西北看來,賣家做的有點過了。
今晚就算是一個生坑貨的交易會,那也沒必要真拿一件如此明顯生氣的東西來提醒引導大家這是生坑的交易會。
尤其是在他這個專業的人士麵前就顯得太業餘了,容易看出破綻了。
當然,從今晚這會的組織方來看,這麼做的好處也很明顯。
就是,強烈的把買家的關注力控製在了生熟上了。
就好像剛剛劉誌謙一樣
不過,也好!
這東西呢賣家的報價也是合著生熟成分來的。
賣家報價48萬。
高還是低呢?
其實顧西北也不太好確定。
這件象鼻流提梁銅壺,有點異域的風格。
像這種類型的銅器,市麵公開成交的案例不多。
而且這件銅壺暫且被厚厚的銅鏽覆蓋著,其壺身上的紋路也看不太清。
因此尚不能進行精確定價。
但大致上,保守估價,單從極具特色的造型看,這件如果盤熟了,上到一百應該問題不大。
所以,賣家報48,差不多就是市場價的一半。
不過,賣家一問,“哪位大佬有意向?”
卻沒人接話。
很顯然,這已經不是價格的問題了。
“沒人有意向麼?”
賣家再次環視眾人。
但依然無人應答。
賣家點點頭,剛要說下一件呢!
顧西北開口了。
“要不,我試著報一口!”
這話聽的賣家微微一愣,眉頭不經意的一皺。
隨即道,“您報!”
“18萬。”
賣家不禁笑了起來。
“這位大佬開玩笑了,沒有這麼殺價”
“這件銅壺品相太差了,我能給18萬已經算很高了。今晚的大多數東西品相都很好,這件,哼!”
顧西北的話沒說完,最後隻是用微微一個小冷笑結束了。
意思就是你這件東西太生了,能給這個價算不錯了。
雖然大家都知道買的是生坑貨,但沒有人會當麵點破。
所以顧西北說的是品相好壞。
實際意思卻是指東西的生熟。
除了這個意思,最後那句沒說完的話似乎還帶著點小小的暗示。
就是不知道對方有沒有聽懂。
賣家搖搖頭,“18給不了。”
他說完就要把銅壺放進錦盒收起來。
對方竟然沒懂顧西北的暗示!
顧西北不禁就笑了起來。
“18不行,你倒是給口價啊!”
“48萬。”
“一分不談?一口價?今晚的東西都這樣?還是就這件是這樣呢?”
顧西北的話一下子把對方給問愣住了。
旁邊劉誌謙那是趕忙幫腔。
“不是可以談價格的麼?”
劉誌謙說著話看向了其他買家。
其他人一遇劉誌謙的目光,那是立即附和起來。
“對啊!價格可談吧?前一件不是一人讓一步麼!”
“古董交易一口價在圈內也就,一個人可以!其餘的,就算是大拍行的東西那也是低價一口一口叫上去的。哪有一口價的!”
說這話的人,顧西北不禁瞄了過去,認識的。
京城的大古董商,吉慶堂的吉萬年。
這人以前可沒少參加馬王爺組織的交易會。
他這話一說,賣家也不好把銅壺再放回去的。
不過他看著顧西北搖了搖頭,“但您這價給的也太低了。”
“談價格談價格,得談啊!您報一口我聽聽。”
賣家思索了一下,“42萬。”
顧西北不禁笑了起來,“您這是不想賣的意思了!”
這話那是暗中帶著槍的,是更進一步在點對方呢!
對方看著顧西北不確定他這話什麼意思。
“這樣,我給一口,誠意,22!”
賣家不禁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