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兩幅畫!
一幅是張大千的《荷花》。
橫軸的畫。
約莫高50公分,長90公分,尺幅在4.2個平尺。
這是一幅典型的張大千畫荷花,其實市麵上學的人太多了。
學到精髓的也有很多。
所以,假的也很多。
臨摹張大千的畫,臨的好的不少。
但能在一張畫上,不但臨的好,又同時寫的好,印的好。
那就難能可貴了!
但凡大家,書、畫、印都是三位一體!
尤其是張大千、齊白石等近現代的大畫家,鑒定他們的畫很大方麵就是看印。
反而不是看畫本身去了。
因為,相對來說畫好仿,印難!
學習過篆刻的都知道,理論上講每一方篆刻都是獨一無二的。
從傳統手工篆刻來說,不可能仿製出一方一模一樣的印章來。
因為,刻印是金石之間硬碰硬的手藝,每一刀下去都會出現不確定性的裂紋。
所以同一個人刻的每一方印,蓋在紙上都會有不同。
甚至,同一方印每一次蓋都會有些許的不一樣。
因為角度、力量等等原因。
不過,隨著科技的發展,做假的也用到了3d掃描,甚至ai智能了。
在以往不能百分百一樣的東西,現在可以做到百分百一樣了。
當然了,高科技激光打出來的印跟手工刻出來的印,對於眼力高的鑒定師來說,還是很容易分辨出來的。
因此,書畫做假最難的是做印。
而這幅畫,好就好在印好。
不但篆刻的像,用的也好!
記住了!
書畫用印,就是蓋上去那一下其實是很講究的。
絕對不是蓋牛皮章那樣,隨意的一敲就完事了。
尤其對於做假書畫的來說,如何能在用印時揚長避短。
這是個技術活。
顧西北帶回來的這幅張大千的畫,印用的好。
另一幅畫,是黃君璧的畫。
這是幅山水立軸,高90公分,寬約57公分,大約4.6平尺。
落款甲申春日,也就是1944年。
黃君璧雖不如張大千、傅抱石這麼的有名氣。
但也是大家。
但價格相對就少很多。
這兩幅畫尺幅雖差不多,但張大千的畫估價大概在兩百萬左右。
而黃君璧的,大概在八十萬到一百萬。
顧西北準備趁熱打鐵直接將兩幅畫一次給送過去知古齋。
但,他感覺如果還是自己去,就有點太不把張麻子當回事了。
他了解張麻子這個人,還是很細的。
不說彆的,就拿開業第一天他的這些獨特安排就能看出其中的巧思來。
所以,得換人去賣畫。
不過,換誰呢?
顧西北想從古玩城找個古董商合作,把畫交給對方拿去賣。
但是想一想,不合適。
古董這個行當幾乎人人都在跟假貨打交道。
但是人人卻都避假貨不及。
自己主動賣假貨的事那更是不能讓彆人知道的。
所以,你看今天知古齋現場那麼多人送貨去賣。
但是有頭有臉的看不見一個。
所以,顧西北不能自己拆自己的招牌。
不交給古董商,那就請個陌生人幫忙去賣?
這方法倒是可以不為外人知道自己賣假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