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西北一邊嘀咕,一邊又將那盒子貼在耳朵邊晃了晃。
這次又聽見了。
這盒子裡的確有東西在晃動。
但是顧西北又一次打開盒子,每一處都用手按了按。
沒有發現哪個部件鬆動了啊!
還是,有夾層?
顧西北仔仔細細又檢查了一遍這個小盒子,甚至連紫外線手電都用上了。
就是沒發現這盒子還有暗藏的夾層什麼的。
他再次將盒子貼著自己的耳朵輕輕的晃動。
仔細聽著那聲音是從哪裡發出來的。
搖了三四下,他好像聽出地方了。
先上圖這盒子的圖
顧西北拿出自己的工具帶來,取出小工具,將這盒子四個包著銅葉的角中的一個角給拆了開來。
這銅葉子一拆下來。
還真露出一個淺淺的凹槽。
而凹槽內是正正好塞著一塊大拇指大小的紙片。
顧西北將那紙片給小心翼翼的取了出來。
仔細一看,這可不是紙片。
而是被疊的結結實實的紙塊。
難怪,晃動的時候會發出輕微的聲響呢!
當然,顧西北若不是在深更半夜這個時間點搖這個盒子,那也是不會聽到聲音的。
因為這紙塊本身塞在銅葉後麵的凹槽裡活動空間就不大,是發不出多大聲響的。
顧西北取出紙塊,小心翼翼的給打開來。
這一看,那是激動的他是一句“臥槽”喊了出來!
因為這可不是普通的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是錢!
鈔票!
麵值五百文!
這是一張大清光緒二十七年的豫泉官錢局發行的紙幣。
顧西北其實對古代錢幣還是頗有研究的。
因為上一世幾十年的盜墓生涯中,經手的錢幣屬實太多了。
要知道每開一座墓,可以什麼都沒有,錢幣原則上一定是會有的。
而且,專業盜墓的一般進到墓室第一件事就是找墓誌銘或者錢幣。
因為這是斷代定價的最簡單直接的方式。
當然了,不是什麼土夫子都會這麼做。
反過來,大多數土夫子才不管什麼斷代,看見東西統統帶走不就行了麼!
顧西北對錢幣是很有研究的,但紙幣鈔票的研究就沒那麼深了。
畢竟,這玩意他從來沒從地底下挖出來過。
隻是在研究銅錢價值的時候順帶著了解了紙幣鈔票。
因此,對於這張五百文,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多少是值錢的。
因為顧西北清楚的很,大清一朝前兩百年吸取前朝敗亡的教訓,不印紙鈔。
但是後來財政困難,為了籌措軍需費用,隻好開印紙鈔了。
而豫泉官錢局就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於光緒二十二年設立的。
該局開辦之初,以民間兌換銀錢為主要業務,後來發行紙票。
到大清朝沒了,豫泉官錢局還能繼續營業,其發行的紙鈔一樣流通,沒有斷檔。
直到民國五年,改換發行新鈔,回收舊鈔。
所有收回的舊鈔也都被銷毀了。
因此呢,這豫泉官錢局發行的早期紙鈔是存世極少的。
而這光緒二十七年的五百文就顯得尤為珍貴了!
喜歡絕命大藏家請大家收藏:()絕命大藏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