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寶生在研究這尊造像的時間,顧西北也已經看的七七八八了。
畢竟,這尊佛像體量夠大,不用拿到鼻子底下也是能看個大致情況的。
這尊佛像如果放在市場上,顧西北估摸著其市場價大概在200萬到300萬之間。
周寶生看了四五分鐘,就輕輕放下了放大鏡。
他也沒說什麼,而是抬頭看了一眼坐他正對麵的顧西北。
“小顧爺!”
周寶生輕輕喊了一聲。
顧西北微微點頭。
周寶生就直接將他跟前的佛像給輕輕轉過身,正麵朝顧西北,稍稍推過去一點。
然後,將手中的高倍放大鏡輕輕的放在了顧西北的右手邊。
顧西北也抓過毛巾擦了擦手。
這是做給賣家陳先生看的。
實際沒多大用。
其實如今的古董行早就沒那麼講究了。
尤其是新生代古董商藏家出來,很多以前頗為講究的東西都不講了。
現在古董買賣比以前實在多了,直接多了。
以前看到假貨還說的委婉,什麼“不看好”、“看不清”……
現在,很多年輕的古董商是直接給你來一句,“新的!純新的!”
或者來一句,“不是西周的,是上周的!”
能把一幫國寶幫的大爺給氣的半死!
當然,一開始這也是很多年輕的古董商故意為之的。
現在竟然慢慢被短視頻傳播開來,大家都變得很直接了。
其實,直接也好!
少了多少誤會!
顧西北稍微移動了一下造像,然後上手研究起來。
其實視覺上能看的部分大致上顧西北剛剛已經看過,沒問題。
但是流程他還是要走一遍的。
通體看完一遍,然後左手扶住佛像,微微後仰,將佛像放倒了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是要看造像的底子。
鑒定造像,看低是很關鍵的。
因為造像基本都是從上往下走,到底部收。
所以很多時候造像的外觀是很漂亮的,外麵鎏金施粉的,很難看出實質性的地方。
但是底部收尾切斷的時候,會露胎,露材質,露製造工藝。
所以看底子是鑒定造像真偽以及斷代的很重要一環。
其實剛剛周寶生也看低了,但他看的時候底子是對著他的,顧西北看不見。
現在他自己放倒佛像,底子一露出來,不禁看的他有些意外。
這佛像沒空腔,實的?
不對!重量差太遠!
他伸手指輕輕一彈底子。
“當”的一聲,仔細一聽。
空的!
這佛像,是特意做了封腔的。
佛像,尤其是大體量的佛像,肯定不能是實心的。
否則那得多重,也浪費銅料!
所以佛像一般翻過來,就會露出一個空洞,就能一眼看清佛像裡麵的材質好壞,製作工藝好壞。
但,也有封堵這個空洞的。
但是少!絕少!
因為沒必要。
要知道古代銅料是極其珍貴的東西,沒必要浪費在看不見的地方。
不過少不代表沒有!
古董行有一個特性,就是一切不符合大多數認知的地方都會被質疑。
而從疑不買又是古董行的鐵律。
但事情往往是矛盾的,如果嚴守從疑不買的原則,那就永遠撿不到漏,發不了財。
而如果想撿漏,就要敢於冒險,買入不被他人看好的東西。
但這又會大大增加被打眼的風險。
這,就是古董行的悖論!
喜歡絕命大藏家請大家收藏:()絕命大藏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