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見過世麵?
顧西北心想,老子見的好東西比你丫的吃過的鹽都要多。
顧西北是看著瓷瓶驚歎完,不禁又眉頭微皺。
他是故意瞄了一眼這三個家夥,見他們離開,特意將瓷瓶舉起來朝著窗口對著亮光轉了轉。
他轉完,不禁微微搖頭,似乎哪裡不對勁。
他放下瓷瓶,又忽然微微笑了起來。
似乎,想到了什麼開心的事。
看完這件瓷瓶就又去看下一件東西。
而顧西北研究這青釉瓷瓶的一切細枝末節其實都被明承古給看在眼裡了。
這老家夥是特意關注著顧西北呢!
不過剛剛顧西北的表情他是看的奇怪不已。
他心想這小子是什麼意思?
而其他的東西,除了三分之一的假貨,其餘的都是價值不大的普貨,大千小萬的東西。
顧西北畢竟不是古董商,所以對於這些普貨是一點打不起精神。
稍微掃了幾眼,就完全沒有看下去的想法了。
不過,其他幾位古董商還是研究的很認真的。
他們是職業古董商,隻要有錢賺,大小都得看。
而且呢,古董店開門做生意,其實更多的是做小件貨的生意,賺大件貨的錢。
啥意思呢?
就是店裡麵八成的生意都是小件貨,這些未必是用來賺錢的,隻是為了維持運轉,營造氛圍。
真正賺錢的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大貨。
但是一件大貨的買賣,得有很多小貨的買賣做鋪墊,做預備才可能。
再大的古董店,裡麵也有幾千塊,甚至幾百塊的東西出售。
趁三位古董商看非書畫的時間,顧西北又回到了孟時薇身邊。
孟時薇呢,也把二十幾件卷軸都看的差不多了。
她指了指旁邊被她特意分出來的八幅。
顧西北點點頭,直接上手看了起來。
這書畫經過孟時薇看過,顧西北看起來就快了。
因為他根本不用看繪畫本身了。
有臨摹痕跡的都被孟時薇篩出去了。
剩下的這些,他先看一眼標簽,再看一眼繪畫的落款,確認作者就行了。
然後再去看對應的材料是否到代。
八幅看下來,也僅僅隻有三幅是到代的東西。
且這三幅當中,兩幅是當代畫家的畫,價值大概在四五十萬一幅的樣子。
而真正的古畫隻有一幅。
華岩yan)的仿馬遠山水。
先上畫。
這幅畫是立軸。
設色的絹本。
畫麵左上角題識:新羅山人法馬遠筆意寫得偶來石壁下橫琴說秋水句
下方留有鈐印兩方:華岩、秋嶽
從題識落款就可以看出,這幅畫呢是華岩仿南宋大畫家馬遠的作品。
馬遠的畫,喜歡作邊角小景。
他擅長描繪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畫麵,世稱“馬一角”。
眼前這幅畫呢就是典型。
畫麵雖也有遠處朦朧的山,但卻采用大寫意的筆法,墨色過度自然。
寥寥幾筆,就把遠處風景給帶過了。
非常的簡練。
直接就把遠景帶到了近景當中來。
遠處的山,和近處的鬆樹,以及鬆樹的遒勁有力。
還有鬆樹下的高士撫琴,都很好的融為了一體。
是遠近虛實,相互交融。
畫麵還有大片的留白,給人以豐富的想象空間。
這幅畫,單從畫麵看,古意盎然。
非今人可以臨摹的。
不過,這畫呢其實看著挺開門的,但有一點讓人很疑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