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另一件洋彩的燈籠瓶,倒是好看的很!
先上圖
這是一件清道光的白地洋彩纏枝西番蓮紋燈籠瓶。
高約三十公分。
燈籠瓶,顧名思義就是形似燈籠而得名。
圓口,短頸,豐肩,筒腹。
瓶口外沿繪如意頭紋。
瓶身繪纏枝蓮紋。
下腹繪蕉葉紋。
底足四周外繪一圈青花回紋。
瓶子往下緩收,圈足。
底部以?礬紅書「大清道光年製」六字三行篆書款。
整件瓶子相對來說清新雅致,造型端莊。
但可惜的是,這是件仿品!
仿的水平還算可以,能算得上高仿。
這兩件瓷器,如果都是真的。
那件青釉的大盤,大概價值八九十萬。
這件洋彩燈籠瓶,大概七十萬左右。
在顧西北眼裡,這兩件東西的價值自然不算高。
但是放在整個古玩市場上,這就屬於不低的了。
其實大多數不懂古董,不了解這個行當的人,一提起古董價值,大概想到的都是幾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的。
而實際上呢,超過九成九的古董其價值都在百萬以下。
如果排除那些普通的不能普通的民間貨,沒有真正收藏保值價值的東西。
真正能進大藏家藏室的古董,其八成的東西價值也都在十萬到百萬之間。
真正上百萬的東西其實不多。
上千萬更是少之又少了。
隻不過呢,幾十萬的東西不會吸睛,大家不關注而已。
幾百上千萬的東西大家關注的多,所以就形成了錯覺,以為古董動不動就幾百萬上千萬的。
話說回來,這兩件瓷器如果是真的,那當然是很不錯的。
而且看的出來,這王處也是抱著很大期望的。
顧西北看了十分鐘左右,王處是急不可耐的問道,“小顧爺,怎麼樣啊?”
顧西北輕輕放下瓶子。
他看著王處。
“請問,這兩件您是賣呢?還是單純的鑒定?”
這話問的對方一愣。
“賣?乾嗎賣?我收都來不及呢!賣什麼賣!鑒定!單純鑒定!”
“好!”顧西北點點頭。
他伸手先點了點那件青釉的大盤。
“王處,這件是開門到代的東西!”
“是麼?”這家夥那是滿臉的笑容啊!
樂開了花!
“那值多少錢?”
“哎……”顧西北其實有點不太想說。
但想一想,來鑒定的人大多都會問價,如果每次都不說,估計對方也會不爽。
時間長了,豈不是得罪顧客麼!
說,還是要說的。
但,不能給自己挖坑。
說高了,萬一對方直接就要賣自己就不好了。
說低了,出去一問不也顯得自己眼力不行麼!
顧西北稍一思索,耍了個滑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