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錦盒那是半真半假。
第三個,看的顧西北不禁有些鬱悶了。
這是一件相當漂亮的瓷器。
說它漂亮,不僅僅是外觀造型彩繪等視覺上漂亮。
而是古玩行當裡說的漂亮。
主要是指存世稀少。
上圖。
這是一個瓶子。
扁瓶!
對瓷器稍有研究的知道,方的,圓的,常見。
扁的不常見。
為什麼?
因為很難造。
這是一件清乾隆,青花釉裡紅龍紋扁瓶!
瓶子高約三十公分。
瓶子直口,小短頸。
瓶子左右各附提梁耳一隻,既是裝飾,又可係帶,實用。
瓶子釉水溫潤。
扁瓶兩麵均繪飾海水紋,以青花繪祥雲與海浪。
用釉裡紅繪五爪龍,並以青花點睛,精巧至極。
其實這隻扁瓶在曆史檔案中是有記載的,此瓶在清宮檔案中稱為馬掛瓶。
是受西亞草原遊牧文化影響瓷器化燒製的東西。
這種器型的瓷器在乾隆一朝燒製的最多。
但是真正好品相的留存下來的並不多。
像這種青花青花釉裡紅龍紋扁瓶就更少見了。
不過這瓶子仔細看,瓶頸處有條明顯的衝線。
這,有些影響瓷器的價值了。
但總體來看,也還好。
衝線雖然明顯,也不算太長,如果後期做個無痕修複,那價值就更不會貶損太多了。
顧西北這樣想著,隨手就拿起手電照了起來。
這不照不知道啊!
一照嚇一跳啊!
在手電的紫光下,這瓶子上部那是四分五裂啊!
竟然都是碎片拚接起來的!
還以為就一條衝線呢!
想不到,傷痕累累啊!
這瓶子早就被縫縫補補過了!
可惜了!真是可惜了!
顧西北不禁歎氣。
見他這樣,陳老師終究沒忍住問了一嘴,“怎麼了?”
顧西北直接打著光讓陳老師看。
“陳老師,看見沒?”
陳老師看的一愣,“這一條條是”
“這瓶子破碎了,被拚接粘起來的!”
“哦!那,是不是不值錢了?”
“這個,也不是不值錢。而是,大打折扣。”
“那”陳老師想問究竟打多少折扣。
但是他又嘀咕了一句,“等看完一起說吧。”
“好!”
顧西北答應一聲,繼續看最後一件。
這最後一件,對普通人來說,就沒那麼出彩了。
但是,對顧西北來說,卻是最出彩的一件了。
這是一個盤子。
錦盒標簽上寫的是:清雍正鬥彩靈仙祝壽盤
看圖。
鬥彩的盤子,敞口,圈足。
盤子內沿繪兩道弦紋裝飾。
盤心雙圈,雙圈內繪鬥芝仙祝壽圖。
圖中繪洞石、靈芝、水仙等,洞石高低錯落,靈芝、水仙掩映其中,畫麵生動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