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兩個都是春風又綠江南岸跟承古堂給自己挖的坑。
雖然,碰瓷看起來很是幼稚。
但,卻是古董這個行當裡最現實,最讓人防不勝防的坑。
如果加上前麵那姓孫的青銅簋,就是三連坑了。
還好,沒人知道他顧西北腦袋裡還住著一個古董行的老人精。
不過顧西北也不虧,好歹留下了那件殘碎的抱月瓶。
他第二天就開始著手修複這瓶子,準備修好後就放在他的展櫃裡打著燈光對外展示。
誰要是出錢買,價格合適,那是最好帶走了。
而瓷器的修複,說簡單也簡單。
尤其是像這件抱月瓶一樣,碎片都在,其實粘起來就可以了。
當然,粘起來痕跡就很明顯。
就讓瓶子的商業價值大為打折。
而要想將瓷器的價值打折降到最小,就要進行無痕修複。
這,就比較複雜了。
不過再複雜那也是針對外行來說,對於內行人,瓷器的修複其實不算難。
這是門技術活,需要花點時間和精力而已。
好在顧西北有的是時間,有的是精力。
他在自己的古董實驗室裡調製著特殊的瓷器專用粘合劑。
這種粘合劑是工業膠和瓷粉混合而成的。
粘合好的瓷器,隻需要打磨、上色、上釉,不需要入窯複燒的,簡單高效。
最主要,修完後不但從外觀上肉眼看不出問題。
就是用紫光或一般的強光,那也是不能被輕易看出破綻的。
當然,破的就是破的,修複的再好,那也是破的。
對於眼力好的人,強光一照,還是會原形畢露的。
不過無所謂的,顧西北也沒有想著要當全品貨去賣。
這東西反正是撿的,儘量往好的方麵去修,最後能賣多少錢都行。
瓷瓶這邊慢慢修著。
另一邊呢,本來講好第二天還會來一個看古董的。
下午的時候魯文通卻打來電話,說客戶有事把時間往後推了。
顧西北心想,不是往後推,是不敢來了吧!
那大概率,第三個也是茶館和承古堂那邊給自己挖的坑了。
看到前麵兩個失敗了,第三個隻好乖乖的撤了。
其實這樣也好,要的不就是這個效果麼!
但僅僅過了一天,魯文通又打來電話。
說,“小顧爺,昨天那個推遲的客戶今晚有時間了,還是八點?”
這把顧西北聽的有的懵逼。
“不是茶館安排的?”
“啊?不可能吧?”
“這個是你認識的熟人?”
“也是彆人介紹的。”
“那奇怪了啊!”
“小顧爺,那接是不接?”
“接!建議按我之前說的,得確保能賺個小錢啊!”
“行!我知道的!那就晚上八點!”
晚上八點,魯文通還是一樣提前到了又過白鷺洲等客戶。
客戶也很準時,幾乎踩著點到的。
來人呢,是個四十左右的眼鏡男。
看上去斯斯文文的。
顧西北的第一印象還不錯。
至少不是挖土的漢子。
進到室內,茶桌邊坐下。
簡單介紹,來人姓張。
“張先生,喝茶!”
顧西北一樣泡茶倒茶。
對方也一樣,點頭致謝,然後從袋子裡掏出了錦盒。
錦盒不大,四四方方,扁扁的。
顧西北猜測裡麵是個瓷盤。
他是猜對了一半!
“小顧爺,東西帶來了,您先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