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西北跟紀檢的人要放大鏡。
紀檢的人直搖頭,看的博物館的人那是偷偷直笑。
“放大鏡沒有,那強光手電有麼?”
“這個……鑒定需要這個麼?”
“需要啊!會議室的燈光對於鑒定文物古董來說還是不夠亮,我需要增加亮度。”
“那我出去幫你找找啊!”
紀檢的人轉身要走,卻被顧西北給攔住了。
“算了算了,我有辦法。”
他說著掏出了手機,點開手電,又點開微距拍攝。
紀檢的人一看顧西北這是要拍照。
“顧先生,拍照就”
“不是拍照,我當放大鏡用!”
“哦對對對,手機可以放大。”
顧西北呢,其實是沒事找事,故意找存在感。
他就是要讓紀檢的人感受到他的認真負責,他的專業不凡。
最主要,不是錄著像麼,總得找點事做啊!
他拿著手機在這巨大的畫軸上一寸一寸的掃描著。
連外麵的裝裱都不放過。
他是看這畫看了足足一個小時啊!
看的對麵博物館的三人那是相當的不耐煩啊!
但是他們又不能說什麼,隻能大眼瞪小眼看著顧西北表演。
其實顧西北也是沒辦法啊!
鑒定,如果結論是假。
你隻需要在找到一個破綻點後就結束了,其他的就不用看了。
比如這畫,顧西北一上來就看到印章不對,那根本就不用掃描整幅畫了,立馬就可以下結論了。
但是結論如果是真,那就不一樣了。
你必須得跟排雷一樣,把所有的地方都給看過了,確認過了,沒有問題了,才能得出為真的結論。
所以,假東西那是幾眼的事。
真東西,那就耗時比較長了。
當然了,古董鑒定和文物鑒定又不一樣。
古董鑒定不需要那麼的嚴謹,大多也就是幾分鐘的事。
實際上呢,古董鑒定的耗時其實更多是跟價值相關。
價值千萬以上的東西,那肯定不能幾分鐘就完事。
古董商看的比自己的孫子都仔細。
而文物鑒定,很多時候需要寫鑒定報告,所以就需要看的仔細,耗時就長。
眼前這幅畫又十分的巨大,再加上顧西北本身就故意慢慢看,磨一磨博物館三人的脾氣。
所以,耗費了一個小時,還多。
顧西北看完,抬起頭看向了紀檢的人。
紀檢的人也是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顧先生,您的結論是?”
“這是真跡!我的結論是,這是一幅明朝畫家陳淳的真跡,如此尺幅,十分難得!絕對的國寶啊!”
當然,最後一句,是顧西北故意加的詞!
就是為了刺激博物館的人。
也果然,他這話一出,博物館的人就開口了。
“真跡?真跡在我們博物館呢!”
顧西北笑了笑,“你們博物館?你們是”
“哦!這三位是嶺南博物館的專家。”
紀檢的人趕忙介紹了一下。
“那難怪!”顧西北那是恍然大悟的樣子。
他這話說的很騷。
隻三個字!
難怪什麼,他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