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外圍山裡麵的這家汐月窯是家有著兩百多年曆史的老窯口。
這是座依山勢而建的龍窯。
窯口其實並不大,但是絕對的古法柴燒。
幾十年前,顧西北的師傅梅十四就帶著他每年來一次汐月窯,包窯燒東西!
一般每次來都是半個月時間。
是現場在這裡配料練泥拉坯……直到燒製出窯,是一條龍直接乾完。
不過,他師傅當年包窯是要清場的。
窯口現場隻留他師徒二人,其餘人是不能在場的。
一口窯,半個月,十五萬。
幾十年前,這個價可不算便宜了。
但是現在,都過了幾十年了。
顧西北沒想到的是,包窯的價格竟然還是差不多。
一天一萬二。
沒辦法,現在這個年代,小窯口根本活不下去。
現在是電窯、氣窯的天下。
做出來的東西講道理,其實比柴窯好。
柴窯如果不是為了仿古,唯一的優點就是窯變的不確定性。
除此,從瓷器本身來說,沒有選柴窯的理由。
基本上是又貴又沒有品質保證。
葛明帶顧西北看了看窯口。
一切都還是幾十年前熟悉的摸樣。
窯口維護的很好。
唯一變化的是,人老了。
幾十年前來的時候這裡主事的是葛明的父親,當年他六十多來歲。
現在,葛父早就不在了,換成已經變成老頭的葛明了。
跟當年不同的是,葛明沒有兒子跟著。
當然不是他沒有兒子,而是兒子寧願外麵打工,也不接手這窯口了。
“沒辦法啊,老窯燒不起,現在木柴的成本太高,燒一窯如果出不了好東西,虧的很!而且,這幾年大家也突然不玩茶器了,不知道怎麼回事!”
其實呢,不僅僅是不玩茶器了!
很多奢侈的小愛好大家都不玩了。
古董也一樣的!
大環境不好,手裡沒錢了麼!
顧西北看完很滿意,都是熟悉的味道。
“葛師傅,一天一萬二沒問題,具體時間我也不跟你定,反正用一天我給一天錢就是了。”
“行的沒問題。”
“我還要木料和人工。”
“可以的,不過費用單獨算。一噸”
“就不按噸算了,我直接按天給你算。你看這樣,我包窯一天給你一萬五,燒不燒都給你這個費用。”
這話說的葛明那是激動的不行啊!
這費用,給的是相當高了!
“好好好!那就多謝周老板了!”
“不過,我要求很高的!”
“您放心好了,木料全部用鬆木”
“不不!我要八成鬆木,兩成桉樹!”
“啊?全鬆木不好麼?”
“按我的要求來!”
“好!”
“鬆木不要速生的,至少二十年以上,不要細枝,要主乾。”
“好!”
“桉樹可以速生,五年以上就行。也要主乾。”
“好!嘶!這個要求我好像記得幾十年前有對師徒也是這麼提的。”
顧西北不禁笑了笑,心想那徒弟就是我啊!
“另外,我要清場!”
“沒問題的!那人工”
“葛師傅你幫我燒火打下手行麼?”
“燒火沒問題,但是我可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