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卡尺和電子秤的到了。
工具一到,視頻端那劉先生就激動起來。
“來來來,先上稱稱一下。我給你們一個數,2017克!左右超過1克,那就不要看了!”
“這麼精準?”
“那必須的!我們真世出去的東西,入庫出庫都是精準記錄在案的!”
顧鬆陽那是一臉的無所謂,看著現場幾人擺弄電子秤,輕輕將瓷瓶放了上去。
眾人的眼睛都死死的盯著那秤上跳動的數字。
“2、0,哎,1、8,重”
“哎!又回到1、7了!”
“等一下!最後,2017克!”
“我去!一克不差啊!”
眾人看的都是驚喜不已。
再量尺寸。
高度、口徑、底徑……
一一用遊標卡尺卡過。
不過跟總量的唯一性不一樣。
瓷器,由於沒法做到絕對的完美工整,所以很多部位的測量,數據是有誤差的。
多個1毫米,少個半毫米。
其實也是很正常的。
基本上都符合劉先生給出的數據。
其實能不一樣麼?
顧西北能進到真世國際的數據庫,這瓷瓶的所有數據,還有高清照片他都能查看到。
所以,他雖沒有原件在手,但跟拿著原件也沒差多少。
再說了,他有《梅溪攢古圖鑒》啊!
這把視頻端的鑒定師看的直點頭。
“單從測量來看,應該沒問題。除非對著原件做假。但是,能做到一模一樣,這麼短時間,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話說完明承古等人也是鬆了口氣。
但其實呢,狗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對於造假高手來說,隻要有原件為母本,外形上做到一模一樣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鑒定古董是不能單看外形的。
看外形隻是最基本的鑒定而已。
這個道理人家真世的鑒定師肯定懂的。
但是現在視頻鑒定,他也上不了手,隻能從外形看了。
不過最後他還是丟下一句。
“明總,這件呢我沒上手很多地方不確定,如果能等一等,讓我上手一下就更好了。不知道明天行不行,我明天可以抽時間去一趟金陵的!”
這話等於是廢話!
明承古笑了笑。
“劉先生,明天再說吧!要不先這樣?回頭我讓人跟你聯係結算。”
“好好好!”
視頻掛了。
其實,人家劉先生最後的鑒定並沒有給出絕對肯定的結果。
但是這不重要,視頻鑒定麼,但凡嚴謹一點的鑒定師,都會給出類似要上手的話的。
不上手,是不會給出確定結果的。
對於承古堂來說,已經可以下定論了。
有真實瓷器鑒定師的數據支持,加上他們承古堂三人的現場鑒定。
就算差,也不會差到哪裡。
這如果都能打眼,那放到全世界也沒幾人是不會被這件瓷瓶打眼的。
況且了,還有個關鍵性的助推呢!
人家又過白鷺洲的顧西北不也看完沒問題,甚至都要買麼?
所以,有顧西北背書,這東西沒問題!
喜歡絕命大藏家請大家收藏:()絕命大藏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