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耀在歌圈的創作實力是公認的,不知道這次會是什麼風。
一個剛剛下班的姑娘戴著耳機,她點開了那首名為《最愛》。
因為這是一首粵語,她自己就很喜歡粵語歌。
歌曲一開始,鋼琴獨奏響起,簡單的三連音分解和弦營造出月光流淌般的意境。
“天空一片蔚藍,清風添上了浪漫。”
“心裡那份柔情蜜意,似海無限。”
“在那遙遠有意無意遇上,共你初次邂逅誰沒有遐想。”
“詩一般的落霞,酒一般的夕陽。”
“似是月老給你我留印象。”
“斜陽離去那朗月已換上,沒法掩蓋這份情欲蓋彌彰。”
“這一刹,情一縷。”
“影一對,人一雙。”
“哪怕熱熾愛一場。”
女孩兒僅僅是聽了幾句,就感覺整個腦海裡都浮現出了畫麵。
這歌好有感覺,仿佛是一段影片一樣給人構建出了一個意境空間,每一段旋律都有著獨特的畫麵意象。
果然,還得是夢王的歌有感覺。
楚耀這次給出來的歌都很有講究,雖然都是女生,但風格完全不同。
當王小靈的《第一次愛的人》上線時,第一時間聽到這歌的男人們瞬間覺得遇到了真愛。
這首歌在地球上是2004年發行的,直白卻共情的詞句。
“失去第一次愛的人,竟然是這種感覺!”
這種毫不修飾的表達,恰恰完美還原了青春期那種笨拙卻洶湧的情感。
初戀的傷害往往帶著一種世界末日般的震驚和委屈,歌詞將這種懵懂的痛苦直給式地呈現,反而無比真實。
“灰色的天,你的臉。”
“愛過也哭過笑過痛過之後隻剩再見。”
“我的眼淚,濕了臉。”
“失去第一次愛的人,竟然是這種感覺。”
“總以為,愛是全部的心跳。”
“失去愛我們就要,就要一點點慢慢地死掉。”
“當我,失去你那一秒,心突然就變老...”
甜蜜與痛苦的殘酷對照:副歌不斷強調我愛的、深愛的、第一次愛的人,將最愛與失去強行捆綁在了一起。
讓那份甜蜜的回味瞬間變成撕裂的痛苦,形成巨大的情感張力,這正是初戀幻滅後最真實的心境,曾經有多美好,失去就有多痛。
明亮的節奏,沉重的內核,整首歌的曲風是輕快甚至帶點俏皮的pop,鼓點和旋律線條都很跳躍。
這種編排產生了強烈的反諷效果:外顯的堅強、麻木。
努力表現的還好,甚至帶著一絲故作輕鬆,正如很多人在失戀初期強裝鎮定的樣子。
內核的悲傷與脆弱,越是這樣的明亮節奏,越反襯出歌詞裡那份無法掩蓋的深入骨髓的失落和無助。
聽著聽著讓人心頭發緊,仿佛在笑著說再見,心裡卻在滴血。
誰沒體會過眼淚第一次變成鑽石?
那種初次的情感體驗,讓那份心碎感顯得更加孤立無援。
“第一次”的失去,是每個人往後人生中都難以複製的,純愛幻滅,愛情的童話讓人有時候無條件相信。
而往往這樣的第一次最後都是血淚烙印。
對那些在青春期接觸它的人,這份“感同身受”是鎖在時光膠囊裡的特定記憶。
這聲音是方澈的,隻不過更加低沉,充滿了肅穆感……
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隻感覺到這段前奏畫麵感極強,聽到這首歌的前奏,仿佛自己身臨教堂之中一樣。
“嗚嗚嗚!”
“這歌讓我直接想到了初戀。”
“微笑的倔強,我笑著流淚。”
“王小靈的聲音好甜,我喜歡!”
“夢王拿歌選人真心從來沒讓我們失望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