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壓滄海千疊浪,獨斷黃河萬裡沙。
這一副對聯聽著當真是霸氣側漏。
隻是廟宇內龍神像兩側的八個大字,卻讓郝壬忍不住輕輕皺起了眉頭。
敖璟龍君的名諱郝壬從未聽說過,但是河伯的稱謂,可不是誰都敢叫的。
哪怕隻是黃河下遊千裡河段的河伯。
雖說在靈氣開始枯竭的千年時光裡,為了靠香火供奉修行,各種山神、土地、河伯,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但其實絕大多數都是一些山間精怪妖鬼盤踞當地,收割凡人信仰供奉。
隻要沒有正式敕封,這些都可以歸類為淫祠邪祀。
而倘若這位敖璟龍君是被正統敕封過的河伯,那這問題可真不小。
因為這些正統的山神河神,修為或許會衰退,意識或許會沉睡,但基本上不會死。
起碼在敕封它們的地盤內,不會死。
進入龍虎山之後,郝壬也借此知道了許多道門的隱秘。
道門天庭的建立,本來就是為了吸收香火之力,進行人造神隻,積攢偉力為後輩子弟保駕護航。
雖說這個體係是張道陵建立起來的,但也不妨礙其他人對於香火有另外的研究。
道門之中,曾經便有一派並不比如今的三山聖地差多少,那便是早已經徹底失傳的萬榮山元坤派。
此道派同皇權合作,掌管著天下間的山神、土地、河伯等地隻敕封。
萬榮山元坤派當年能夠和道門三山聖地不相上下,自然是因為同樣掌握著一道至高籙,便是源自於道門天庭六禦之一的承天效法後土皇地隻。
名為後土元坤籙。
道門天庭中的諸多神隻是以道門祖師的元神為根基,通過洗煉掉自主意識,從而避免吸收香火後的那些副作用。
而這些被敕封的精怪地隻,則是靠著皇朝國運以及道門天庭之力,共同消磨香火的副作用。
當然,這個方法肯定沒辦法做到十全十美,有著種種限製,無法作為真正的修行之法。
否則當年的香火的紛爭肯定要激烈百倍不止。
這些被敕封的山神土地河伯,是可以在一定限度內比較安全的吸收香火,維持住自身的修為和意識,但也會徹底斷絕再進一步的可能。
況且地隻某種程度上來說,和道門天庭中的神隻也是一樣,同為人造,天然便帶著無法抹去的劣勢。
道門天庭中的神隻會被道門齋醮科儀所控製,這些地隻也會被皇權和後土元坤籙所控製。
不過即便是有著種種限製,願意成為地隻的妖鬼也是數不勝數,皇朝自然樂見其成。
畢竟每一位地隻都會受到皇權的掌控,隻需一道旨意,皇朝中便多了一位神通廣大的傀儡。
好在關鍵的後土元坤籙始終握在萬榮山手上,因此真正獲得敕封的地隻並不算多。
而這裡麵之所以還有皇權的事情,便是因為地隻煉化山河,需要俗世皇朝的允肯。
畢竟大統一皇朝的每一寸山河都會被國運所覆蓋,倘若沒有皇權的同意,這些地隻根本無法煉化方寸山河作為自己的成神之地。
萬榮山和皇權合作也是無奈之舉,否則總不能自己去打下這偌大的江山吧?
所以當郝壬看到這位敖璟龍君‘千裡河伯’的稱謂時,眼皮便不禁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