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同達拉斯炙熱的陽光,公平地灑在美航中心的每一個角落,也同樣公平地流淌在每一個為夢想打拚的人身上。
距離那場對陣奧蘭多魔術隊,蘇哲上演驚豔搶斷反擊一條龍的比賽,已經過去了一周。
一周的時間,對於一支nba球隊來說,可能意味著三到四場激烈的常規賽,無數次的飛行、戰術會議和高強度訓練。
對於蘇哲而言,這一周,表麵上似乎又回到了往日的平靜。
他依舊是那個在訓練中揮汗如雨,在比賽中大部分時間與飲水機為伴的12號球員。那一次的閃光,如同投入湖麵的一顆石子,激起了一圈漣漪後,湖麵似乎又恢複了平靜。
但蘇哲敏銳地感覺到,有些東西,似乎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這種改變,首先來自於隊友們。
以前,隊友們對他的態度更多是出於禮貌和對一個異國追夢者的基本尊重。但現在,像傑森·特裡、德文·哈裡斯這些後場核心,在訓練的間隙,會更主動地跟他聊上幾句,甚至開一些籃球相關的玩笑。
“嘿,蘇,下次再有那種快攻機會,記得給我表演一個戰斧劈扣!”特裡在一次訓練休息時,用毛巾擦著汗,笑著對蘇哲擠眉弄眼。
蘇哲有些不好意思地撓了撓頭:“jet,你就彆拿我開玩笑了,我那彈跳,能把球放進去就不錯了。”
“哈哈,謙虛了不是?我看你小子身體裡藏著能量呢!”特裡大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種善意的調侃,讓蘇哲感覺自己與球隊的距離,又拉近了一些。
而更重要的改變,則來自於那個在場邊不苟言笑,眼神銳利如鷹的“小將軍”——艾弗裡·約翰遜。
艾弗裡·約翰遜,一個球員時代就以強硬和鐵血著稱的教練。他的執教風格,更是將紀律性和執行力放在了首位。他很少公開表揚球員,更不會輕易給年輕球員,尤其是邊緣球員太多的笑臉。
在那次驚豔的搶斷之後,蘇哲並沒有奢望教練會立刻對他委以重任。他知道,在nba這個名利場,一次的閃光遠遠不夠,你需要持續不斷地證明自己。
然而,在接下來的球隊日常訓練中,蘇哲卻逐漸察覺到了一些不同尋常的信號。
周二,全隊戰術演練日。
以往,在這種核心戰術的演練中,蘇哲和大部分的角色球員,更多的是扮演“假想敵”或者在場邊觀摩學習的角色。主力陣容和主要輪換陣容,才是戰術演練的絕對核心。
但今天,當艾弗裡·約翰遜布置一個側翼擋拆後的突分戰術時,他突然用戰術板指了指蘇哲。
“蘇,你上來,打得分後衛,跑這個‘ing2’戰術,注意你的切入時機和接球後的第一選擇。”
蘇哲微微一怔,隨即心中湧起一股抑製不住的激動。
“是,教練!”他大聲應道,迅速跑上場。
站在他身邊的,是球隊的主要輪換控衛何塞·巴裡亞,以及內線的埃裡克·丹皮爾。
這幾乎是一個準輪換陣容的配置!
蘇哲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這是教練在給他機會,也是在考驗他。
戰術開始。
巴裡亞弧頂持球,丹皮爾在高位做出掩護。
按照戰術要求,蘇哲需要從底角利用丹皮爾的第二個掩護,切出到四十五度角接球。
“注意跑位!蘇!你的啟動要更堅決!”艾弗裡·約翰遜的聲音在場邊響起,依舊嚴厲,但蘇哲卻從中聽出了一絲“關注”的意味。
蘇哲立刻調整,一個加速,利用丹皮爾寬厚的身體作為屏障,成功擺脫了防守他的陪練球員,在預定位置接到了巴裡亞的傳球。
接球的瞬間,蘇哲沒有絲毫猶豫,按照戰術的第二選擇,如果第一時間沒有好的投籃機會,就要立刻觀察弱側隊友的跑位。
他眼角的餘光瞥到,另一側底角的馬特·卡羅爾虛構或邊緣球員)已經通過反跑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空位。
蘇哲手腕一抖,一個精準的橫跨半場的擊地傳球,如同手術刀般穿透了模擬防守!
“啪!”
卡羅爾穩穩接球,輕鬆中投命中。
“goodpass,su!”巴裡亞笑著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艾弗裡·約翰遜麵無表情,隻是點了點頭,然後繼續布置下一個戰術。
但蘇哲的心,卻因為這個小小的細節而火熱起來。
這隻是一個開始。
在接下來的幾天訓練中,蘇哲明顯感覺到,艾弗裡·約翰遜在戰術演練中,開始有意識地將他納入到一些特定的戰術體係中去。
有時候,是讓他扮演一個無球跑位後接球投籃的射手角色。
有時候,是讓他嘗試在擋拆後持球突破,考驗他的決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