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的失利,以及科比·布萊恩特那堂生動的指導課,像一根無形的鞭子,狠狠抽打在蘇哲的神經上。
回到達拉斯後的每一天,蘇哲都像是上了發條的機器人。
清晨,當城市還在沉睡,他已經出現在訓練館,汗水浸濕了一件又一件訓練服。力量房裡,他咬牙挑戰著自己的極限,杠鈴片撞擊的聲音在空曠的場館中回蕩。他清晰地記得科比點評中提到的力量和強硬,這是他目前最需要彌補的短板。
除了常規的力量和戰術訓練,蘇哲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了個人技術的打磨上。
他反複觀看科比的比賽錄像,模仿他的腳步、他的投籃姿勢、他麵對防守時的閱讀和判斷。同時,他也沒有忘記自己一直以來偷偷練習的那個動作——麥迪式乾拔跳投。
特雷西·麥克格雷迪,那個曾經感動過上帝的男人,他那飄逸靈動、卻又帶著一絲慵懶寫意的乾拔跳投,是無數籃球愛好者的模仿對象。其特點在於出手點高、弧度平、速度快,且極具突然性,往往讓防守者猝不及防。
蘇哲深知,想要在nba立足,除了組織和防守,他必須擁有一項可靠的個人進攻武器。而麥迪的乾拔,無疑是他認為最適合自己,也最具殺傷力的選擇之一。
他對著錄像,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地分解,從起跳的發力,到空中的姿態,再到手腕的撥球,每一個細節都力求完美。訓練師萊恩·菲爾普斯虛構)看著蘇哲如此刻苦,也給予了他很多專業的指導。
“蘇,你的模仿已經有七八分神韻了,但記住,不要完全照搬。要結合你自己的身體特點,找到最適合你的節奏和發力方式。”萊恩提醒道。
蘇哲將這話牢牢記在心裡。他知道,模仿隻是第一步,最終他需要將這個技術,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變成屬於他蘇哲的武器。
日子在枯燥而充實的訓練中一天天過去。
小牛隊的戰績起起伏伏,蘇哲也逐漸在輪換陣容中站穩了腳跟。他場均能獲得15分鐘左右的出場時間,數據雖然不算亮眼,但他的組織能力、積極的防守態度以及偶爾靈光一現的傳球,還是得到了教練組和一部分球迷的認可。
然而,在進攻端,他依舊缺乏穩定的得分手段。大多數時候,他還是以組織和傳球為主,個人進攻的欲望並不強烈,這也讓一些對他抱有更高期望的球迷略感遺憾。
時間來到十二月中旬,達拉斯小牛隊坐鎮主場,迎戰來自西北賽區的丹佛掘金隊。
彼時的掘金隊,擁有著“答案”阿倫·艾弗森和“甜瓜”卡梅隆·安東尼兩大超級得分手,進攻火力極為凶猛,是聯盟中最具觀賞性的球隊之一。
美航中心球館座無虛席,球迷們期待著一場精彩的對攻大戰。
比賽從一開始就進入了白熱化。
艾弗森如同閃電般一次次撕裂小牛隊的防線,他那標誌性的變向過人和拉杆上籃,引得現場陣陣驚呼。而安東尼則在中遠距離予取予求,他那教科書般的跳投,精準而致命。
小牛隊這邊,諾維茨基依舊是球隊最穩定的得分點,他的金雞獨立跳投讓掘金隊的內線防守苦不堪言。傑森·特裡也狀態火熱,在外線頻頻發炮。
雙方你來我往,比分交替上升,場麵異常膠著。
第二節後半段,小牛隊的主力控衛德文·哈裡斯在一次突破中不慎扭傷了腳踝,雖然問題不大,但艾弗裡·約翰遜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將他換下休息。
“蘇!準備上場!”
蘇哲深吸一口氣,脫掉訓練服,快步走向技術台。
他上場後,對位的是掘金隊的替補控衛,史蒂夫·布雷克,一個以傳球和三分見長的白人後衛。
蘇哲打得非常專注,他首先立足於防守,用積極的腳步和凶狠的逼搶,給布雷克製造了不少麻煩。在組織端,他也表現得中規中矩,努力梳理著球隊的進攻。
然而,掘金隊的進攻火力實在太猛。在艾弗森和安東尼的帶領下,他們逐漸將比分拉開。
半場結束時,小牛隊以5260落後了8分。
中場休息時,更衣室內的氣氛有些凝重。
艾弗裡·約翰遜拍著戰術板,大聲強調著防守和籃板球的重要性。
下半場比賽開始,蘇哲依舊留在場上。
小牛隊加強了防守強度,試圖迫近比分。但掘金隊的雙槍狀態實在太好,每當小牛隊將分差縮小到5分以內,艾弗森或安東尼總能用關鍵的個人能力得分,再次將比分拉開。
第三節還剩下3分多鐘,小牛隊以7078落後。
一次進攻中,球權轉換,蘇哲持球快速推進到前場。
掘金隊的防守陣型已經落好,艾弗森正虎視眈眈地盯著諾維茨基,顯然是想限製小牛隊的第一得分點。
蘇哲在弧頂觀察著場上的局勢,24秒進攻時間已經所剩無幾。
他本想將球交給位置更好的諾維茨基或者特裡,但掘金隊的防守非常有針對性,他們的傳球路線都被切斷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自己攻!”一個念頭在蘇哲腦海中閃過。
防守他的是掘金隊的搖擺人j.r.史密斯,一個以神經刀和勁爆身體素質著稱的球員。j.r.史密斯的身高臂展都優於蘇哲,防守壓迫性十足。
蘇哲連續做了兩個胯下運球,試圖尋找突破的機會。但j.r.史密斯緊緊貼著他,不給他絲毫空間。
進攻時間隻剩下最後5秒!
現場球迷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必須出手了!”蘇哲心中默念。
就在這一刻,仿佛是身體的本能反應,又像是無數次訓練形成的肌肉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