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看看眼前的諾維茨基,這位早已站在聯盟頂端的巨星,卻依舊像一個渴望證明自己的新秀一樣,默默地打磨著自己的技藝,錘煉著自己的身體。
一股強烈的對比,讓蘇哲感到有些汗顏。
他自認為已經足夠努力了,每天都會加練投籃,也會在力量房揮灑汗水。但和諾維茨基這種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專注相比,他的努力,似乎還遠遠不夠。
“原來,這就是超級巨星的日常嗎?”蘇哲在心中感歎。
他忽然明白了,為什麼諾維茨基能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著巔峰狀態,為什麼他的金雞獨立能夠成為聯盟中無解的大殺器。
天賦固然重要,但比天賦更重要的,是這種近乎偏執的刻苦和自律!
這是一種榜樣的力量!
無聲,卻勝過千言萬語。
蘇哲深吸一口氣,眼神中的迷茫和些許的沾沾自喜,在這一刻被一種前所未有的堅定所取代。
他不再猶豫,也走向了另一片場地,拿起了籃球。
他沒有去模仿諾維茨基的訓練內容,而是從自己最基礎的運球和投籃開始。
他要學習的,不是諾維茨基的技術動作,而是他那種對待訓練的態度,那種將刻苦融入血液的精神!
接下來的日子裡,蘇哲仿佛變了一個人。
他不再滿足於完成教練布置的訓練任務,而是每天都會提前一個多小時來到訓練館,進行額外的加練。
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照進美航中心,訓練館裡往往隻有兩個身影——諾維茨基,和蘇哲。
諾維茨基依舊進行著他那雷打不動的投籃和力量訓練,而蘇哲則在一旁,默默地練習著自己的運球、突破、急停跳投,以及那招牌式的麥迪乾拔。
他不再追求每一次乾拔都能像對陣掘金時那樣驚豔,而是更加注重動作的規範性、穩定性和連貫性。他會對著牆壁練習乾拔的起跳和出手,感受身體的發力;他會請訓練師幫忙錄下自己的動作,然後和麥迪的錄像進行對比,找出不足之處。
力量訓練,更是成為了蘇哲的新寵。
他主動找到了球隊的力量和體能教練馬克·斯坦虛構),向他請教如何更科學、更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核心力量和對抗能力。
馬克·斯坦對這個突然變得“瘋狂”的中國小子印象深刻。
“蘇,你最近的訓練強度提升了很多,是受到什麼刺激了嗎?”馬克·斯坦在一次指導蘇哲進行深蹲時,好奇地問道。
蘇哲一邊咬牙堅持著,一邊喘著粗氣回答:“我……我隻是覺得……自己還差得太遠。我想變得更強!”
他的腦海中,浮現出科比那冰冷的眼神,以及諾維茨基在晨曦中默默投籃的背影。
這些,都是他前進的動力!
諾維茨基也注意到了蘇哲的變化。
他偶爾會在訓練間隙,看到蘇哲在角落裡揮汗如雨,或者在力量房裡和杠鈴較勁。
有一次,諾維茨基結束了自己的投籃訓練,看到蘇哲還在練習乾拔,汗水已經將他的訓練服完全浸透。
“嘿,蘇。”諾維茨基走了過去。
蘇哲停下動作,有些氣喘籲籲地看著他:“德克。”
“你的乾拔很有潛力,但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膝蓋和腳踝。”諾維茨基指了指蘇哲的腿,“這種跳投對身體的負荷不小,熱身和放鬆一定要做足。”
蘇哲心中一暖,用力地點了點頭:“謝謝你,德克,我會注意的。”
諾維茨基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努力是好事,但也要講究科學。有不明白的,可以隨時問我,或者問教練們。”
這位平日裡話不算多的德國巨星,用他最樸實的方式,表達著對年輕隊友的關心和提攜。
蘇哲感受到了這份善意,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他開始更加係統地規劃自己的訓練內容,不僅僅是模仿,更開始思考如何將這些技術融入到自己的比賽節奏中。他會主動向諾維茨基請教一些投籃的技巧,向傑森·特裡學習如何在擋拆後創造進攻機會,向德文·哈裡斯傷愈後)學習如何更好地閱讀防守。
他的努力,隊友們看在眼裡,教練組也看在眼裡。
艾弗裡·約翰遜在一次隊內會議上,特意表揚了蘇哲的訓練態度:“我很高興看到蘇最近的進步,不僅僅是在技術上,更重要的是在訓練的投入程度上。他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尤其是年輕球員,都應該向他學習。”
蘇哲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
諾維茨基那如同苦行僧般的訓練身影,像一座燈塔,照亮了他前進的道路。
他明白了,想要在nba這個天才雲集、競爭慘烈的聯盟中立足,甚至取得更高的成就,除了天賦和機遇,更需要的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刻苦與堅持。
那種將籃球視為生命,將訓練視為信仰的偏執,才是通往偉大的唯一途徑。
科比的“曼巴精神”讓他懂得了競爭的殘酷和對勝利的渴望,而諾維茨基的榜樣力量,則讓他深刻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職業態度和持之以恒。
這兩股力量,在蘇哲的心中交織、融合,化為一股強大的動力,推動著他不斷向前。
喜歡達拉斯三劍客:複仇者聯盟請大家收藏:()達拉斯三劍客:複仇者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