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來自球隊的意外驚喜,如同在寒冬裡注入的一股暖流,讓蘇哲在異國他鄉感受到了久違的溫馨。這份溫暖,也化為了他訓練和比賽中更足的動力。他渴望用更好的表現來回報球隊的信任和隊友的關懷。
然而,nba的征程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甜蜜的中國年氛圍尚未完全散去,殘酷的現實便悄然露出了猙獰的麵目。
二月中旬,全明星周末的喧囂剛剛落幕,常規賽的後半程戰役已然打響。各支球隊為了季後賽名額和更好的排位,都開始進入刺刀見紅的白熱化競爭階段。比賽的強度、對抗的激烈程度,都比前半個賽季提升了一個檔次。
對於蘇哲這樣的新秀而言,真正的考驗,此刻才剛剛開始。
連續的高強度比賽,加上頻繁的客場奔波,像兩座無形的大山,沉甸甸地壓在了蘇哲的肩上。
最初,隻是細微的征兆。
一場對陣猶他爵士的客場比賽,鹽湖城的能源方案球館以其魔鬼主場著稱,球迷的呐喊聲震耳欲聾。蘇哲在第二節替補登場,麵對德隆·威廉姆斯這位聯盟頂級控衛的強硬防守,他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幾次試圖利用速度突破,都被經驗老到的德隆卡住了位置,甚至有一次運球還險些被直接搶斷。
他賴以生存的急停跳投,在那晚也失去了準星。籃球一次次砸在籃筐前沿,發出“哐當”的刺耳聲響,像是在嘲笑他的無力。以往在空位時十拿九穩的投籃,此刻卻變得猶豫和勉強。
那場比賽,蘇哲出場了12分鐘,僅僅得到2分,送出1次助攻,卻出現了2次失誤。正負效率值是替補席上最低的之一。
賽後,艾弗裡·約翰遜並沒有過多地責備他,隻是在總結時淡淡地說了一句:“蘇,你需要更快地適應這種級彆的對抗強度,尤其是在客場。”
蘇哲默默地點了點頭,心中卻像是堵了一塊石頭。
他以為這隻是一場偶然的失常。畢竟,再優秀的球員也不可能永遠保持巔峰狀態。
然而,接下來的幾場比賽,情況並沒有好轉,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對陣丹佛掘金,麵對阿倫·艾弗森和卡梅隆·安東尼領銜的跑轟大隊,蘇哲在攻防兩端都顯得有些跟不上節奏。他的傳球開始出現不應有的失誤,幾次試圖給內線隊友的吊球,都被對方機警地斷下,直接打成了反擊。
對陣休斯頓火箭,在豐田中心,麵對同為中國球員的姚明,蘇哲本想打出好的表現。但火箭隊的外線防守悍將肖恩·巴蒂爾,如同跗骨之蛆一般緊緊貼防著他,讓他連舒服接球的機會都很難找到。他嘗試了幾次高難度的出手,結果自然是偏出。
曾經引以為傲的得分效率,在不知不覺中直線下降。
過去,他上場後總能迅速進入狀態,用精準的投籃或者犀利的突破為球隊做出貢獻。但現在,他站在場上,卻常常感到一種莫名的滯澀感。機會出來了,他會猶豫那麼零點幾秒,而就是這零點幾秒的遲疑,足以讓nba級彆的防守者迅速補位,將空檔封死。
失誤也開始增多。
有時候是傳球力道和時機把握不準,有時候是運球時被對手突然上搶斷掉,甚至還有幾次在快攻中出現莫名其妙的黃油手。這些低級失誤,不僅葬送了球隊的進攻機會,也讓蘇哲自己懊惱不已。
更衣室裡,雖然隊友們依舊會鼓勵他,諾維茨基會拍著他的肩膀說“嘿,蘇,彆想太多,每個人都會經曆這個階段”,傑森·特裡也會開玩笑說“小子,是不是最近訓練偷懶了?”但蘇哲能感受到,那種無形的壓力正在向他襲來。
媒體的風向也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
賽季初,蘇哲憑借驚豔的表現贏得了“東方魔術師”、“艾弗森接班人”等讚譽。但隨著他狀態的下滑,一些質疑的聲音也開始出現。
《達拉斯晨報》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寫道:“蘇哲最近的表現有些掙紮,他似乎撞上了一堵無形的牆。這在nba新秀中並不少見,我們稱之為‘新秀牆’。連續的高強度比賽、漫長的賽季、以及對手對他技術特點的深入研究,都可能導致年輕球員出現狀態起伏。現在,考驗蘇哲和他身後教練組的時候到了。”
“新秀牆”!
這三個字像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蘇哲的心上。
他當然知道什麼是新秀牆。幾乎每一個nba新秀,無論天賦多高,都會在賽季的某個階段經曆這樣一個瓶頸期。身體的疲勞、精神的倦怠、對手的針對性布防,都會讓新秀們感到前所未有的困難。
隻是,他沒有想到,這堵牆會來得如此之快,如此凶猛。
深夜,蘇哲躺在公寓的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