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at&t中心。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與其他球館截然不同的氛圍。這裡沒有洛杉磯的浮華,沒有紐約的喧囂,隻有一種近乎冷酷的、黑白銀三色交織的紀律感。這裡的球迷,似乎都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沉穩和自信,他們見證了太多次的勝利,早已習慣了用最純粹的籃球語言來欣賞比賽。
今晚,達拉斯小牛隊將在這裡,挑戰他們的同州死敵,也是聯盟中最令人敬畏的球隊——聖安東尼奧馬刺。
大巴車駛向球館的路上,蘇哲透過車窗,看著這座城市。他能感覺到,一種無形的壓力正籠罩過來。這不僅僅是一場普通的常規賽,這是德州內戰,更是對一支球隊真正成色的終極檢驗。
走下大巴,踏入球員通道,那種感覺更加強烈。牆壁上懸掛著馬刺隊輝煌的曆史照片,那些冠軍旗幟的複製品,無聲地訴說著這支球隊的榮耀。
“小子,準備好了嗎?”傑森·特裡拍了拍蘇哲的後背,表情難得地嚴肅了起來,“在這裡打球,感覺會完全不同。他們就像一台精密的機器,每一個零件都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而且幾乎從不犯錯。”
蘇哲深吸一口氣,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馬刺的強大。在穿越前的記憶中,gdp組合就是“團隊籃球”和“常勝不衰”的代名詞。但親身站在這片場地上,準備與他們為敵,那種震撼感是任何錄像和文字都無法比擬的。
賽前熱身,蘇哲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場上那三個人所吸引。
蒂姆·鄧肯,那個被譽為“石佛”的男人,正一絲不苟地進行著他的招牌打板投籃練習。他麵無表情,動作樸實無華,每一次出手都像是用尺子量過一樣精準。你看不到他爆炸性的彈跳,也看不到他華麗的運球,但隻要他站在那裡,整個禁區就仿佛籠罩在他的領域之中,堅不可摧。
托尼·帕克,那輛“法國小跑車”,正在場上進行著高速的運球突破練習。他的速度快得驚人,但更可怕的是他節奏的變化。加速、急停、轉身、拋投……每一個動作都行雲流水,充滿了韻律感,仿佛一個在刀尖上跳舞的芭蕾舞者。
馬努·吉諾比利,那個被球迷戲稱為“妖刀”的阿根廷人,則顯得有些“散漫”。他隨意地投著籃,和隊友聊著天,但蘇哲能從他那看似不經意的眼神中,讀到一種無法預測的狡黠和瘋狂。他就像一條潛伏在暗處的毒蛇,你永遠不知道他會在什麼時候,以何種方式,給你致命一擊。
“他們就是gdp……”蘇哲在心中默念著,手心微微有些出汗。
比賽的哨聲終於吹響。
小牛隊開場氣勢如虹,諾維茨基標誌性的金雞獨立跳投命中,為球隊首開紀錄。然而,馬刺隊的回應迅速而冷靜。
帕克持球,麵對小牛隊的防守,他沒有絲毫慌亂。一個簡單的擋拆配合,他如同鬼魅般撕開了第一道防線。小牛隊的內線被迫補防,帕克手腕一抖,球精準地傳到了底角。
不是吉諾比利,也不是鄧肯,而是那個以防守著稱的布魯斯·鮑文。
鮑文接球,沒有絲毫猶豫,手起刀落。
“唰!”
三分命中。
整個進攻過程,從發起都結束,不超過8秒鐘。球的轉移流暢得如同水銀瀉地,每個人都出現在了最應該出現的位置,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蘇哲在替補席上看得心頭一震。這就是馬刺的團隊籃球,簡單,高效,卻又令人窒息。
第一節中段,蘇哲替換上場。艾弗裡·約翰遜給他的任務很明確:利用你的速度和衝擊力,去打亂帕克的節奏,同時在進攻端堅決出手。
蘇哲深吸一口氣,踏上球場。他首先對位的,正是托尼·帕克。
“來吧!”蘇哲壓低重心,全神貫注。
帕克看著眼前的這個新秀,眼神中古井無波。他開始運球,身體小幅度地晃動。突然,他一個加速,直衝蘇哲的右側!
蘇哲的反應極快,立刻橫移封堵!他對自己近來苦練的防守腳步很有信心。然而,就在他以為自己已經卡住位置的時候,帕克卻在高速行進中,一個匪夷所思的陀螺轉身,瞬間從他身邊抹了過去!
“太快了!”蘇哲心中大駭,急忙轉身追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