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邁阿密熱火的奪冠慶典進行到高潮時,大衛·斯特恩宣布德懷恩·韋德當選總決賽最有價值球員fvp)的決定,在任何人看來,都是順理成章、毫無懸念的。
六場比賽,韋德場均砍下驚人的34.7分、7.8個籃板、3.8次助攻和2.7次搶斷。在球隊02落後的絕境下,他用超神般的表現,連扳四場,親手導演了nba總決賽曆史上最偉大的逆轉之一。
尤其是在g3的末節狂砍12分,g5的43分加準絕殺罰球,以及g6穩定軍心的36分。他的表現,無論從數據還是場上作用力來看,都堪稱完美。將fvp獎杯頒給他,是唯一的選擇。
然而,當最初的喧囂和狂熱漸漸散去,冷靜下來的媒體和球迷們,在複盤整個係列賽時,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開始浮出水麵,並迅速引發了巨大的爭議。
那就是——裁判的判罰。vp,但這個係列賽的哨聲,將永遠成為一個星號。”——《體育畫報》專欄作家傑克·麥卡勒姆。
“我們見證了一次偉大的個人表演,也可能見證了一次被操縱的係列賽。韋德在六場比賽中獲得了97次罰球,這比小牛隊全隊的核心諾維茨基55次)和蘇哲45次)加起來還要多。這正常嗎?”——espn數據分析專家約翰·霍林格。
爭議的焦點,集中在韋德那近乎“碰瓷”般的突破和裁判過於“慷慨”的哨聲上。
球迷們和數據分析師們,開始逐幀分析比賽錄像。他們發現,在係列賽的後四場,韋德的許多突破,都存在著進攻犯規的嫌疑。他常常會主動用肩膀去撞擊防守者,或者在起跳時用腿去勾絆對手,然後誇張地倒地,而裁判的哨聲,總會如期而至。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小牛隊在防守端遭遇的困境。特裡、霍華德,甚至蘇哲,都多次在防守韋德時,因為極其輕微的身體接觸而被吹罰犯規,早早地陷入犯規困擾。
而在進攻端,諾維茨基在低位被粗暴地犯規,裁判視而不見;蘇哲的突破被拉拽,哨聲也常常“遲到”。
g5最後時刻,韋德那次極具爭議的罰球絕殺,更是成為了所有爭議的頂點。慢鏡頭回放顯示,諾維茨基在防守時,幾乎沒有碰到韋德,但裁判依然給出了兩次罰球的判罰,直接殺死了比賽。
這些畫麵和數據,被好事者剪輯成視頻,配上“黑哨疑雲”、“被偷走的總冠軍”等聳人聽聞的標題,在tube和各大籃球論壇上瘋狂傳播。
一時間,輿論嘩然。
“我不是小牛球迷,但這個係列賽的判罰真的太離譜了!簡直是保送熱火奪冠!”
“韋德是厲害,但他的罰球比喬丹在總決賽裡任何一個係列賽都多!這太荒謬了!”
“心疼德克和蘇哲,他們不僅要對抗熱火全隊,還要對抗三個穿著裁判服的對手。”
當然,也有大量的熱火球迷和韋德的支持者站出來反駁。
“輸了就怪裁判?怎麼不說小牛自己20領先被翻盤?g3最後時刻是誰在犯錯?”
“韋德的突破就是有殺傷力,他的速度和節奏感是曆史級的,防不住他的人才會犯規!”
“說罰球多的,怎麼不看看韋德被打了多少次?他每次突破都是往內線殺,不像某些人隻會在外麵投籃。”
雙方球迷在網絡上吵得不可開交,讓這輪本該是韋德封神的總決賽,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對於蘇哲來說,他身處風暴的中心,感受自然更加真切。他不會像球迷那樣,將所有的失利都歸咎於裁判。他知道,球隊在20領先後,心態上確實出現了鬆懈,在關鍵球的處理上也犯了錯誤。
但是,那些不公正的哨聲,也確實像一根根毒刺,不斷地消磨著他們的鬥誌和體力,改變了比賽的走向。
他回想起g6自己扣壞籃架前,諾維茨基那個被吹掉的進球;回想起自己一次次被韋德用體毛級彆的接觸騙到犯規。那種有苦說不出,有勁使不上的無力感,至今仍讓他感到窒息。vp,從個人表現上來說,是實至名歸的。他打出了一個足以載入史冊的係列賽。vp的含金量,卻因為無處不在的判罰爭議,而大打折扣。
多年以後,當人們再次提起2005年的總決賽時,除了會記起韋德的閃電俠神跡,也總會伴隨著一句揮之不去的疑問:“那一年,小牛隊真的是輸給了熱火嗎?”
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永遠不會有定論。但對於蘇哲和他的隊友們來說,答案,早已寫在了他們的心裡。
喜歡達拉斯三劍客:複仇者聯盟請大家收藏:()達拉斯三劍客:複仇者聯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