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航中心球館內的空氣仿佛被抽乾,一萬九千多名球迷的心跳聲彙聚成一片沉悶的鼓點,敲打著每個人的耳膜。巨大的電子屏幕上,101比101的比分刺眼地閃爍著,時間,隻剩下最後兩分鐘。
馬努·吉諾比利,那個永遠無法預測的阿根廷妖刀,剛剛用一記近乎扭曲身體的漂移三分,像一把利刃刺穿了小牛隊領先的防線,將比賽拖回了原點。
“嘟——!”
小牛隊主教練果斷地請求了暫停。
球員們拖著沉重的步伐走回替補席,汗水順著下巴滴落在地板上,發出微不可聞的聲響。
所有人的目光,無論是場上的隊友、教練組,還是場邊的觀眾,甚至是電視機前億萬雙眼睛,都下意識地聚焦在了那個身穿12號球衣的身影上。
蘇哲。
在過去無數個這樣的夜晚,在無數個決定生死的關鍵時刻,他就是達拉斯的答案。他的心臟仿佛由最堅硬的鑽石打造,他的神經比最精密的鋼纜還要堅韌。
把球給他,然後拉開,看他用匪夷所思的腳步和無解的投籃終結比賽,這幾乎已經成為了小牛隊的肌肉記憶。
就連對手,聖安東尼奧馬刺的板凳席上,老謀深算的格雷格·波波維奇也正用他那標誌性的、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神盯著蘇哲,他幾乎可以肯定,小牛隊的最後一攻,必然會由這個年輕人來執行。
然而,今天,劇本似乎要被改寫。
蘇哲接過助教遞來的毛巾,用力擦了一把臉,然後又接過戰術板。他沒有像往常一樣,在上麵畫出自己習慣的單打路線,而是深吸了一口氣,目光依次掃過姚銘和德克·諾維茨基。他的眼神異常平靜,平靜得讓兩位見慣了大場麵的巨星都感到了一絲詫異。
“聽著,”蘇哲的聲音不大,但在嘈雜的暫停環境中卻異常清晰,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待會兒,他們百分之百會對我進行瘋狂的包夾。布魯斯·鮑文會像膏藥一樣貼著我,甚至可能會有協防提前過來。這是我們的機會。”
他用戰術筆在板上敲了敲,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安德烈,”他看向球隊經驗豐富的控衛安德烈·米勒,“你來發邊線球。我會從底線開始跑位,佯裝去弧頂接球,我的任務隻有一個,就是把鮑文,甚至可能把托尼·帕克的一部分注意力都帶走,為內線創造一瞬間的時間差。”
接著,他的目光轉向了姚銘,眼神中充滿了鄭重。“姚哥,你去左側低位,用儘你所有的力氣,把蒂姆·鄧肯給我死死地卡在身後。不要管球,先要位置,你就是我們這次進攻的支點,是戰術的根基。他們不敢完全放空你,隻要你站住了,馬刺的防守陣型就必須收縮。”
姚銘重重地點了點頭,他那巨大的手掌攥成了拳頭。他完全明白了蘇哲的意圖。這不是讓他主攻,而是讓他成為一個巨大的戰術誘餌和策應平台。
最後,蘇哲的目光落在了德克·諾維茨基的身上。這位德國戰車正用毛巾擦著汗,金色的發絲濕漉漉地貼在額前,藍色的眼眸裡映著蘇哲堅定的臉。
“德克,”蘇哲的聲音變得柔和但更加篤定,“當我和姚哥吸引了他們至少三到四名球員的防守重心時,你要從弱側,也就是右側底角,悄悄移動到肘區。那裡,是你最舒服的投籃點。球會到你手上的。這是你的點,你的投籃。”
“我的點?”德克愣了一下,他沒想到在如此關鍵的時刻,蘇哲會主動放棄球權,將絕殺的機會交給自己。
這不僅僅是一個戰術安排,這是一種權力的轉移,更是一種毫無保留的信任。在過去,即便是他,也常常是在關鍵時刻為蘇哲拉開空間的那個角色。
替補席上一片寂靜。所有人都被蘇哲的決定震驚了。主教練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但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他選擇相信自己球隊的領袖,相信這個年輕人遠超年齡的成熟和判斷力。
“你確定嗎,蘇?”德克低聲問了一句,他不是懷疑自己,而是在確認蘇哲的決心。
“我確定。”蘇哲的回答斬釘截鐵,“我們是一個團隊,德克。用最合理的方式去贏球,比任何個人英雄主義都重要。他們以為我會單打,我們就用團隊配合擊敗他們。相信我,也相信姚哥,更要相信你自己。”
說完,他將戰術板遞還給教練,伸出了自己的手掌。姚銘那蒲扇般的大手第一個覆蓋了上來,緊接著是德克,然後是安德烈·米勒和其他隊友。
“達拉斯!”蘇哲低吼一聲。
“加油!”所有人齊聲回應。
暫停結束的哨聲響起,美航中心再次沸騰。馬刺隊的球員們如臨大敵,鮑文果然如蘇哲所料,像影子一樣跟上了他,雙眼死死地盯著蘇哲的每一個動作,準備用他那著名的“黑腳”和鐵肘來乾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