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陸川提出用“文明集體記憶”突破時間束縛的設想後,遞才議會迅速組織各方力量展開行動。
靈樞匠才與星線守護者這兩支在萬界物流體係中舉足輕重的團隊,攜手承擔起了研發特殊包裹的重任。
靈樞匠才們憑借著對包裹結構和能量運用的精湛技藝,深入研究如何將“文明集體記憶”融入包裹之中。
而星線守護者們則利用對星線規則以及不同空間特性的了解,為包裹在特殊環境下的運行提供理論支持。
他們的目標,是研發出一種能夠在“時間固態”的未知星域中正常流轉的包裹。
在研究過程中,他們發現“第四態信使”的韻律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能量波動,這種波動似乎與時間和空間有著微妙的聯係。
於是,他們大膽嘗試將“第四態信使”的韻律注入第三態包裹之中。
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和調整,一種全新的包裹——“記憶流包裹”終於誕生。
“記憶流包裹”具有獨特的結構,其外層是流動的文明記憶。
這些記憶經過精心提煉和融合,以一種動態的方式呈現,仿佛是一條奔騰不息的記憶長河。
而內層則放置著待派送的物品,無論是救援物資、關鍵技術還是其他重要物件,都被安全地包裹其中。
整個包裹在運轉時,外層的文明記憶會產生一種特殊的力量,使得包裹能夠在固態時間中“自然流淌”,不受時間凝固的影響。
當“記憶流包裹”研發成功後,遞才議會決定進行首次測試。
他們選擇了一個與未知星域時間規則相近的模擬空間,將裝有模擬救援物資的“記憶流包裹”送入其中。
眾人都緊張地盯著監測屏幕,關注著包裹的一舉一動。
起初,包裹按照預設的程序在模擬空間中前進。
然而,就在包裹行進到中途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包裹竟在模擬空間中演化出了自我意識。
它仿佛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開始對周圍的環境進行分析,並主動選擇了一條更為優化的路線。
這一變化讓在場的所有人都大為震驚。
靈樞匠才們興奮地討論著這一現象背後的原理,他們猜測可能是文明記憶在特殊環境下產生了某種自我進化的機製,賦予了包裹自主決策的能力。
而星線守護者們則對包裹新選擇的路線進行分析,發現這條路線確實能夠更有效地避開模擬空間中的時間陷阱和能量乾擾。
這一意外的發現,不僅讓“記憶流包裹”的首次測試取得了成功,更為後續的研究和應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遞才議會意識到,這種具有自我意識的包裹可能會在未來的跨超域物流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他們決定進一步深入研究“記憶流包裹”的特性和自我進化機製,完善其功能,確保在真正麵對未知星域的複雜環境時,能夠順利地將救援物資和信息送達超域文明手中,幫助他們抵禦“無連接之墟”的吞噬。
在萬界各族的共同努力下,拯救超域文明的行動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而“記憶流包裹”也成為了眾人眼中對抗危機的希望之星。
喜歡洪荒快遞指南:我在末法時代開盲請大家收藏:()洪荒快遞指南:我在末法時代開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