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曆354年春天,星網議會和記憶星雲圖書館的意識體在記憶緩衝帶坐到了一起,這場談判注定要被寫進曆史。
談判用的桌子很特彆,是星網記憶流和遺忘核心能量擰在一起形成的“雙色平台”,表麵上還泛著349章裡陸川對峙時那些理念的光。
最後,《記憶權利公約》的條款在全息投影裡亮了起來。
第一條是緩衝帶協議。
星線和遺忘核心中間要設個中立的“記憶緩衝帶”,所有跨區的記憶包裹都得在這兒把“情緒”和“教訓”分開。
痛苦情緒得留30當“存在錨點”,剩下70的過度痛苦要剝掉,這樣才能“記住教訓,又不被創傷拖著走”。
每個文明都能自己選記憶咋處理——完全記住、緩衝一下,或者有限度地忘掉,每年還能改一次主意。
第二條是雙向選擇權。
星網保證,不逼著任何文明記特定的事兒,尊重人家“有限遺忘”的權利;
遺忘核心也答應,不縱容“全忘了”這種極端做法,要是哪個文明連著三年選極端處理,就得給它發“平衡提醒”。
真有爭議了,就由靈媒者、守墓人和星網代表湊成“記憶平衡委員會”來解決,每個月還得發份《遺忘銘記健康度報告》。
簽字那天,林野把349章裡陸川留下的“最初的苦難包裹”能量注進了公約文本裡,他說:“這不是結束,是開始流動了。”
文本一下子變成金色的光帶,鑽進記憶緩衝帶的能量場裡,成了永遠的“理念之錨”。
記憶緩衝帶的控製中心裡,李維團隊搞的“記憶健康度係統”正轉得歡。
全息屏幕上,每個包裹都帶著三色指示器,隨時變著色。
綠色是平衡區,代表健康。
就像破碎星環那些遺民的“戰爭記憶包裹”,原來的記憶裡全是戰場上的血和士兵的哭嚎,痛苦指數飆到92。
緩衝完之後,隻留下戰略錯在哪兒、和平談判咋進行的這些內容,痛苦指數降到30,剛好當個存在錨點。
這麼一弄,遺民們搞創新的本事漲了42,戰爭閃回的毛病也少了67。
黃色是調整區,得留意著。
係統會自動標出來那些連著兩次選同一種極端處理的文明。
比如有個商業聯盟,連著選“全忘了”,結果合同欺詐的事兒一犯再犯。
這時候委員會就得送“平衡提醒包裹”過去,裡麵是緩衝過的錯誤例子,還有彆的文明講誠信的經驗。
紅色是極端區,危險得很。
要是哪個文明“全忘了”或者“全記住”超過三年,就得強製乾預。
之前曆史學家協會想把沒緩衝過的瘟疫原始記憶塞進教科書,那痛苦指數都到98了。
委員會最後說,必須標上“痛苦指數”,還得給個緩衝過的版本當備選。
最讓人覺得暖心的是“記憶可視化界麵”。
包裹外麵飄著光帶,灰色的是剝掉的那些過度痛苦,金色的是留下的教訓,倆在緩衝帶裡繞成螺旋往上爬的紋路。
靈媒者月說:“就跟dna雙螺旋似的,遺忘和銘記不是對著乾的,是互補的生命密碼。”
記憶緩衝帶剛過半年,星網的首席生物學家就發現了個讓全宇宙都驚掉下巴的事兒:緩衝帶邊上進化出一種新生命,叫“雙色記憶蝶”。
這小東西長得就透著平衡勁兒。
幼蟲的時候,吃遺忘核心的灰色能量,身子是半透明的灰,翅膀上就隱約有點事兒的輪廓;
成蟲了,改吃星網的金色銘記能量,身子變成金色,翅膀上就能看清教訓的脈絡了。
它們每天黎明從遺忘核心往星網飛,像是“帶著遺忘的輕快”;黃昏又飛回來,像是“帶著銘記的厚重”。
有了記憶蝶,就有了“記憶交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