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會意。
立刻走到一旁的書案前,開始研磨。
董卓站起身,負手而立。
望著窗外的青竹,沉聲開口。
他念一句,李儒便揮筆記一句。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開篇一句,便讓蔡邕渾身一震。
這蒼涼而宏大的感慨,不似武夫之言。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蔡邕的呼吸變得急促,他完全忘記了手中的懿旨,目光死死地盯著董卓的背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引經據典,信手拈來!
這是求賢若渴之心啊!
蔡邕作為當世大儒,如何聽不出其中深意?
他的內心掀起了滔天巨浪。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聽到此處,蔡邕的心被狠狠地刺了一下。
這不正是天下士人如今彷徨無措的寫照嗎?
董卓緩緩轉過身,目光灼灼地看著蔡邕,念出了最後兩句,字字千鈞。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當最後一個“心”字落下,墨跡也剛剛寫完。
整個廳堂,寂靜無聲。
蔡邕呆呆地看著董卓,又看看紙上那氣勢磅礴的詩篇。
他無法將眼前這個男人,與傳聞中那個隻知殺戮的西涼莽夫聯係在一起。
這首《短歌行》,無論是氣魄、胸襟還是文采,都足以流芳百世!
“伯喈先生,”董卓的聲音再次響起,打破了沉寂,
“外界皆言我董卓有不臣之心,實乃大謬。”
“當今亂世,朝綱不振,若不用重典,如何匡扶社稷?”
“我董卓所為,皆是效仿周公輔政,為大漢,為陛下,掃清寰宇罷了!”
他走到蔡邕麵前,語氣誠懇。
“我知先生憂慮,但今日聯姻,非為私欲,實為公心。”
“我需要先生這樣德高望重之士,助我安穩朝局,重塑綱常。”
“待我上任相國之後,便立刻向陛下與太後保舉先生,出任尚書令,錄尚書事!”
懿旨的威逼,詩篇的震撼,再加上尚書令的無上權柄。
一根大棒,一顆甜棗,再輔以一顆畫出來的大餅。
蔡邕所有的退路,都被堵死了。
他看著董卓那雙真誠與霸道並存的眼睛。
許久,許久,
他長歎一聲,放下了手中的懿旨,對著董卓,深深地躬身一拜。
“邕……願附相國驥尾。”
……
彩禮是上午送的,人是下午被接走的。
蔡文姬甚至還沒從父親那一聲無奈的歎息中,回過神來。
人就已經坐上了前往相國府的馬車。
車輪滾滾,碾過洛陽的青石板路。
也碾碎了她作為士族貴女的所有驕傲。
半天時間,她的人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從衛家的未亡人,變成了董府的侍妾。
她感覺自己就像一件精美的瓷器。
或是一卷名貴的字畫。
被人從一個府邸送到另一個府邸。
任由他人估價、賞玩。
自己卻無權決定歸屬。
這便是這個時代女子的宿命。
縱然她才情與美貌並存,被譽為絕代佳人。
也終究逃不過命運的擺弄。
或許跟著董卓,能避免日後流落異族,飽受顛沛流離的慘劇。
但在她此刻的心中,這個西涼蠻夫出身的董卓。
與那些燒殺搶掠的粗魯異族,似乎並無太大分彆。
董府的內室,布置得遠比她想象的要雅致。
沒有過分的金玉堆砌,反而透著一股古樸的厚重感。
此時,董卓正坐在榻邊,心神卻沉入了腦海之中。
【叮!】
【恭喜宿主成功納娶蔡文姬,完成隱藏任務人妻收藏之一《紅顏薄命·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