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雨的問題依舊專業且犀利。
但從她的眼神、她微微前傾的坐姿、她記錄時偶爾的停頓。
都能察覺到一種超越采訪者身份的關注。
當她問及如何處理巨大的壓力時,李明的回答是。
保持閱讀和思考,與最頂尖的人才交流,讓自己始終處於信息輸入和思維碰撞的狀態。
蘭雨看到的卻是一個在繁重公務之餘,仍不斷汲取養分、自我迭代的孤獨靈魂。
當她問及對企業和員工的看法時。
李明談及了責任與守護,語氣中的溫和與堅定。
讓蘭雨仿佛窺見了他堅硬外殼下柔軟的內核。
這份反差讓她心動不已。
她凝視著他侃侃而談的樣子,思維縝密,視野宏闊,偶爾流露出的幽默感又顯得魅力十足。
每一個觀點都讓她暗自歎服,每一個細微的表情都牽動著她的心神。
攝像機似乎成了擺設,此刻在她眼中,隻有這個充滿致命吸引力的男人。
她看著眼前這個年輕得過分的男人,他的眼神平靜如水,卻仿佛蘊藏著能吞噬一切的風暴。
她終於明白,那份看似預見未來的神奇,背後是遠超常人的認知維度、近乎冷酷的理性推演。
以及將其實現的巨大能量。
這不是魔法,這是另一種形式的科學,一種屬於頂級戰略家的科學。
而李明,無疑是掌握了這門科學的大師。
專訪接近尾聲時,蘭雨深吸一口氣,緩緩合上了筆記本,這通常意味著所有預設問題已經問完。
但她並沒有立刻宣布結束,而是看著李明,眼神柔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個人化的觸碰。
“李總,這七天的跟隨,以及今天下午的談話,真的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看到了一個……”
“非常立體的形象。”
她的聲音比平時更輕柔了些。
“最後一個非正式的問題,純粹出於我個人的好奇,在這樣如履薄冰的旅程中,你會希望有一個怎樣的……同行者?”
這個問題已經明顯超出了電視專訪的範疇,帶著一絲私人的試探和關懷。
李明深邃的目光在她臉上停留了片刻,似乎看穿了她平靜表麵下翻湧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