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傑站在一旁,嘴裡喃喃自語道:“僅僅隻有兩味藥,就能有如此奇妙的功效,咱們中醫真是太神奇啦!”
葉青雲見狀,狠狠地白了他一眼,有些不悅地責備道:“你呀,還真是有點迂腐呢!中藥方劑裡由兩味藥組成的可多了去了,像二至丸,不就是由女貞子和墨旱蓮這兩味藥構成的嘛。”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還有縮泉丸,是由烏藥和益智仁組成的;芍藥甘草湯呢,是由芍藥和甘草組成的;交泰丸是由黃連和肉桂組成的;金鈴子散是由金鈴子和延胡索組成的;當歸補血湯則是由黃芪和當歸組成的……”
陳偉傑聽著葉青雲的數落,臉上露出一絲愧色,趕忙認錯道:“老師,對不起,是我錯了。”
葉青雲看著陳偉傑誠懇的態度,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些,說道:“嗯,你說的也有那麼一丁點兒道理。大黃和黃連這兩味藥,藥性苦寒,氣味都很濃烈。如果用水煮取其藥液,藥力就會直接作用於腸胃,從而產生瀉下的效果。但我們現在要治療的這個病症,病位在中焦,屬於無形的邪熱壅塞在胃脘部,所以不能直接讓藥力下行到腸胃。”
眾人聽到這裡,都不約而同地齊聲問道:“那該怎麼辦呢?”
因此,張仲景在服用方法上采用了一種獨特的方式,即將麻沸湯浸泡這兩種藥物片刻,然後絞取汁液來服用。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獲取藥物的寒涼特性,以清除中焦部位的無形之熱;同時,減輕藥物的苦澀味道,避免其直接下行到腸胃,對腸胃造成刺激。
“葉醫生,那麼大黃黃連瀉心湯的藥味如此之少,它的應用範圍是否也會相應地比較狹窄呢?”有人提出了這樣的疑問。
葉醫生微笑著解釋道:“這你可就錯了。雖然本方的藥味相對較少,但它的應用範圍卻非常廣泛。”
“在現代醫學中,本方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血證,如吐血、衄血等;對於原發性高血壓、神經性頭痛、口腔潰瘍、糖尿病、動脈硬化、腦血管意外、麵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急慢性結膜炎、急慢性胃炎、痢疾、結腸炎等疾病,隻要具備熱實火盛的特征,都可以使用本方進行治療。”
接著,葉醫生進一步補充道:“如果在臨床上再加入黃芩,就變成了三黃瀉心湯。對於那些火熱旺盛且大便乾燥的患者,也可以將其煮成湯劑來服用。唐容川在《血證論》中就曾使用三黃瀉心湯來治療胃熱熾盛所導致的吐血、衄血等病症,而且是采用水煮後服用的方法。此外,動物實驗也表明,三黃瀉心湯具有較好的降脂作用。”
這時,一實習生又向葉青城提了一個問題。
“葉醫生,《傷寒論》怎麼描述大黃黃連瀉心湯的?”
“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還有: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心下痞,按之濡”,這句話所描述的症狀是指病人自我感覺胃脘部有堵塞、悶脹、痞塞的感覺,但並不疼痛,而且按壓時感覺柔軟。這種情況說明該疾病是由於氣機痞塞所引起的,而並非是由於水濕實邪的凝結所導致的。
就在這個時候,執業醫師餘石祥突然發問:“葉醫生,關於主候中焦病證,我有一個疑問。通常來說,浮脈是主表證的脈象,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來攻裡,這樣做是否合適呢?”
葉醫生微笑著回答道:“實際上,在《傷寒論》中,浮脈既可以主表證,也可以主熱證。主表證的浮脈具有以下特征:輕取即可得到脈象,按壓時力量較小,舉起時感覺有餘,按壓時則感覺不足,就像水上漂浮的木頭一樣。”
接著,葉醫生進一步解釋道:“而主熱證的浮脈特征則是,輕取即可得到脈象,按壓時脈象滑數有力。這是因為裡熱熾盛,鼓動氣血,使得氣盛血通,血脈賁張所導致的。不過,後世醫家已經不再將這種主熱的脈象稱為浮脈了。”
“這樣的脈證,提示是無形邪熱乾擾了中焦的斡旋功能,而導致中焦樞機不利,氣機痞塞治當用大黃黃連瀉心湯瀉熱消痞。”
就在這個時候,陳偉傑突然伸出手,輕輕地碰了一下葉青雲的胳膊。
這一碰讓葉青雲有些猝不及防,他不禁愣了一下,然後轉過頭去,看著陳偉傑,疑惑地問道:“偉傑,怎麼啦?”
陳偉傑微笑著解釋道:“老師,您剛剛好像有點扯開話題了哦,我們之前討論的是附子瀉心湯呢。”
葉青雲聽到這裡,恍然大悟,他連忙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哎呀,對對對,瞧我這記性,大家千萬彆介意啊,我剛才確實跑題了。”
一旁的夏新遠等人看到這一幕,都不禁相視一笑,不過他們並沒有責怪葉青雲的意思,反而覺得他這樣的小失誤反而讓氣氛更加輕鬆愉快了。
葉青雲看到大家的反應,也跟著笑了起來,然後繼續說道:“好啦,咱們言歸正傳,來說說附子瀉心湯吧。這味方劑是由大黃黃連瀉心湯加上炮附子組成的,在《傷寒論》中,它主要是用來治療‘心下痞,而複惡寒,汗出者’這種病症的。簡單來說呢,就是患者感覺胃脘部有脹滿不適的感覺,同時又伴有怕冷和出汗的症狀。”
葉青雲稍微停頓了一下,接著解釋道:“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患者體內既有火熱邪氣內盛的情況,又存在人體真陽虛弱的問題。所以在治療的時候,就需要用大黃、黃連來清熱瀉火,同時再加上炮附子來溫陽散寒,這樣才能達到平衡陰陽、消除病症的效果。”
“從表麵看,這是一種不相協調的矛盾對立,陽盛則熱,陽虛則寒,為什麼陽虛能與熱邪同存於一體之中?如果從上下水火陰陽既濟係統來看,中焦氣機不能斡旋於上下,固然能產生上熱下寒的格局。”
“但是,如果從陽氣與邪火的關係上來理解附子瀉心湯證,似乎更能觸及病變的本質。《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共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什麼是少火?什麼是壯火?”
喜歡女朋友劈腿後,我在鄉鎮醫院崛起請大家收藏:()女朋友劈腿後,我在鄉鎮醫院崛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