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的事,你們不用愁。”羅新林放下茶杯,語氣篤定,
“省衛委剛下了一批中醫強基工程的設備補助,市裡也專門撥了一筆款,就是給咱們這種升級中的中醫院準備的。”
“從脈象儀、智能煎藥機到ct、呼吸機,清單上列的,按二甲標準一樣不落,下個月就能陸續到位。”
“省中醫學院的專家還會來指導設備使用,保證你們的大夫能儘快上手。”
他頓了頓,笑道,“畢竟,縣第二中醫院以後就是咱們縣中醫事業的‘臉麵’,設備跟不上,說不過去。”
陳景明激動得手都有些抖,他負責後勤采購,太清楚這些設備的價值了,光是一台進口呼吸機,就抵得上衛生院半年的營收。
葉青雲更是眼圈一熱,想說句“謝謝”,喉嚨卻像被堵住了似的。
“還有場地。”
羅新林沒等他們開口,繼續說道,
“你們還記得東鄉鎮北邊那家民營醫院康民醫院嗎?前兩年因為管理不善,資金鏈斷了,上個月衛生局剛通過競拍拿了下來。”
“那地方占地20多畝,三棟樓都是去年剛蓋的,門診樓、住院樓、醫技樓分得清清楚楚,病房裡連呼叫器都是新的,藥房、手術室、消毒供應室一應俱全。”
他拿起桌上的鑰匙串,晃了晃其中一把銅鑰匙。
“我上周去看過,稍微改改中醫特色區域,比如把康複科改成針灸推拿室,把西藥房隔出一塊當中藥炮製室,頂多一個月就能用。縣裡已經批了,這地方整體劃撥給你們,下個月就交接。”
“比起你們現在的院區,足足大了四倍,彆說150張床,就是以後擴到200張,也綽綽有餘。”
葉青雲徹底愣住了,他張了張嘴,半天沒說出話來。
那家國營民營醫院他知道,去年路過時還感歎“蓋得比縣醫院都氣派”,怎麼也沒想到,居然能劃給衛生院。
他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得齜牙咧嘴,才確定不是在做夢。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聲音發顫地說:
“羅局……這……這真是……真是太好了!您連我們沒敢想的都安排好了,有這場地和設備,我們就是拚了命,也得把中醫院辦得紅紅火火!”
羅新林擺擺手,臉上的笑容淡了些,語氣也沉了下來:“設備和場地都好解決,可人手這塊,確實是塊硬骨頭。”
他歎了口氣,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著。
“現在中醫人才本來就緊缺,咱們縣的幾個老中醫要麼退休了,要麼在縣醫院坐診,抽不開身。”
“外麵招聘吧,時間太緊,下個月就要交接場地,年底就得試運行,等應聘者投簡曆、麵試、培訓,根本來不及。”
“而且,咱們縣的條件,怕是吸引不來大城市的人才。”
辦公室裡瞬間安靜下來,剛才的喜悅像被潑了一盆冷水,隻剩下沉默。
窗外的陽光如往常一樣燦爛奪目,透過窗戶灑在房間裡,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
葉青雲和陳景明的內心卻被一層厚厚的陰影所籠罩,仿佛陽光無法穿透這片陰霾。
他們深知羅新林所言非虛——人才,才是中醫醫院的根基所在。
沒有優秀的大夫,即使擁有再先進的設備和寬敞的場地,也不過是一個空洞的軀殼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