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知行在首都機場等了整整一個小時,也沒有等到薛宴辭,隻等來敲車窗的陳臨,“姐夫,姐姐先到新華門去彙報工作了。”
路知行強裝鎮定,“她怎麼說?”
“姐姐說她今天,會回家,吃晚飯。”陳臨一字一句都不敢落下。
路知行抬起手腕,看一眼時間,下午兩點零三分,“阿臨,先和我回家吧,一起吃晚飯。”
陳臨拒絕了,拒絕的理由也很簡單,說要趕去接薛宴辭,她是坐部委的車離開的。這不符合薛宴辭的職級,也不符合中央接人的規矩,更不符合司法程序,就沒這麼乾事的。
但事實上,就算這麼做了,也無可厚非。
“媽媽呢?”
路知行彎腰抱起葉嘉盛,“媽媽先去彙報工作了,晚一點兒回來。”
魏黎瞧一眼窗外,天都黑透了,“知行,我房間那個台燈一閃一閃的......”
路知行接過話茬,“我過去看看。”
“小辭是不是出事了?”魏黎雙手交握,攥成拳頭,“知行,你不能放著小辭不管。”
對於路知行,對於這個女婿,對於這個兒子,魏黎始終記著丈夫葉承明最後的交代,必要時刻,隻保薛宴辭和孩子。
路知行是否會背叛葉家,葉承明覺得不會,但他也依然留了後手,魏黎就是最後一位監督者。隻要路知行敢做任何一點兒出格的事,他都會被懲罰。
“大伯母,這個事兒還沒定,但小辭既然說了回家吃晚飯,那她心裡就是有底的。”這一句安慰的話,路知行從兩點想到了六點。
所有的結果都被他假設過一遍,所有的應急預案他也都安排好了。但他沒法兒同任何人講這件事,無論是自家的三個孩子,還是魏黎,或是薛家,都不能講。
多一個人知道,就會多一分危險,更彆提三個孩子會衝動,大伯母、爸媽會擔心了。這件事一旦鬨大了,即使是沒事,也沒法收場。等到那個時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了。
魏黎讀懂了路知行的意思,他沒有辜負葉承明的期望,更沒有辜負葉家的期望。他配得上薛宴辭的喜歡,也配得上葉家和薛家的扶持。
路知行,是個好孩子。
“要不要和張鵬新、國旺胡同的人先說一聲?”魏黎還是忍不住,薛宴辭可是兩家人的支柱,她若是倒了,兩家也會就此完了,隻一個時間問題罷了。
當年葉政平將葉家的政務全交給了葉承明,將葉家的家務全交給了魏黎,這是一種傳承,更是一種囑托。
“再等等。”路知行拍拍魏黎的肩膀,安慰她一句,“大伯母,葉家有我在呢。”
薛宴辭這一趟是從蘭州回來的,這次過去也是因為這場耗時五年的核元素同位標記項目的五階段有了新進展。
相當於在原有的計劃上即將取得三倍的功效,看似隻是一個翻倍的過程,是一個多倍裂變的過程,但帶來的收益不僅可以應用於軍事,還更有可能被應用於非軍事項目,例如醫療、環境,這種階段性進展足以算得上一個裡程碑了。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項目才五年,就到了五階段,這裡麵所消耗的人力和財力,是沒法兒計數的。
“爸爸,媽媽到底什麼時候回來?”葉嘉盛又問一遍。
葉嘉盛是三個孩子裡最黏媽媽的那一個,薛宴辭從小就將兒子帶在身邊,寵得沒邊兒。這五年裡,陪著薛宴辭往返嘉峪關和北京次數最多的孩子也是葉嘉盛。
葉嘉盛坐飛機很乖巧,從不吵鬨;一路上給什麼吃什麼,從不挑;薛宴辭有時加班到一兩點才到家,葉嘉盛就跟著周麗或是項晴一起睡,一點兒脾氣都沒有。
晚九點,薛宴辭終於回來了,先抱過葉嘉念、葉嘉碩、葉嘉盛,又抱過大伯母魏黎,最後才抱抱路知行,這一趟雖坎坷,但能回家吃晚飯,已經是萬幸了。
“說兩件事。”
“第一,職級變了,是上升,大家不用擔心。”
“第二,要麻煩各位幾件事。”
“小武,給張鵬新去個電話,再找十二個人過來。四個每天負責接送葉嘉念和葉嘉碩上下學,兩個負責接送葉嘉盛上下學。兩天一輪換。”
葉嘉盛昂著頭,“媽媽,你不能送我去嗎?”
“媽媽一有空閒時間,就送你去上學。”薛宴辭隨口敷衍兒子一句,看向周麗,“麗姐,特供的蔬菜、水果、肉類該買就買,該收就收,至於怎麼處理,你自行安排就是。”
“晴姐,嘉盛還小,還得麻煩你教他一些正常教育階段該學習的內容。”
“媽媽,我想要爸爸教我。”這已經是葉嘉盛今天第二次打斷薛宴辭說話了,如果薛藺禎在這兒,葉嘉盛早該跪祠堂去了。
路知行伸手喚兒子一句,“嘉盛,過來爸爸這邊兒。”
葉嘉盛提溜著眼睛將飯桌上的人全看了一遍,也沒動一下,仍舊靠在媽媽薛宴辭懷裡,真的有點兒被寵壞了。
路知行起身將兒子抱到自己身旁坐下,“嘉盛,無論是咱家議事,還是參與其他家議事,你都不可以打斷正在講話人的思路,這樣很沒有禮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可說話的人是我媽媽。”
“媽媽也不可以。”路知行警告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