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母親聊了幾句做衣服的事情,周守義便照常去上班。
采購科和三組都沒有什麼太大的事情,其他人都有事外出。周守義幫忙將三組本周的物資采購做了一番統計。
並沒有什麼大宗物資,畢竟都是計劃外采購。不管能弄到多少都是額外的東西,但也有些任務標準,不可能每月什麼都買不到,卻天天往外跑。
總體來說,和以前幾周的物資采購量差距不大,但明顯看出近期每周的物資采購量都在呈下降趨勢。看來荒年的影響已經對整個物資的供應有了不小的影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不過有了周守義這次上交的物資,總體來說三組的物資采購任務完成的還是比較出色。
下午臨下班時,外出海津市的,張洪生終於押車返回了機械廠。
張洪生先去交接物資,周守義並沒有著急詢問其去海津市的事情。也並沒有等張洪生一起下班後去他家。而是先回家一趟,主要是為了給張洪生家送些東西。要是與張洪生一起回家,就沒辦法從空間中往外拿東西。
回家待了一會兒,待母親羅秀珠回家之後,他才出發。
周守義到了張家,張洪生正好剛回家不久。不過師母柳絮已經在和麵,看樣子是準備蒸窩頭。
周守義照樣帶了一四斤多重的草魚,因為,魚是他最能解釋清楚來源的東西。
還有八顆雞蛋和一些空間中早已做好的下酒必備菜,花生米,豆腐乾。
另外,還給張家的三個孩子帶了一些糖球和紅薯乾。
並不是周守義舍不得多給張洪生家送東西。而是帶的東西多了,很難解釋清楚來源。
就這些東西,在當下已經算是很奢侈了。畢竟大部分人家都吃不飽,他這還又是魚又是雞蛋的送,已經很顯眼了。
這其實也是為了減輕張洪生家的負擔。畢竟自己來吃飯喝酒都要消耗張家的口糧。張家隻有張洪生能吃供應糧,師母柳絮還是農村戶口,根本沒有商品糧可買。現在的政策是孩子跟母親,所以他家的固定口糧,隻有每月那30來斤。要不是,張洪生作為機械廠的老采購員,本身就是行政等級25級,相當於七級辦事員,每月有37塊五的工資,再加上副組長的崗位補貼,能到手40塊錢。
這還是他身為采購員以職位之便能搞到一些物資,要不然全家指定餓肚子。就這他些工資,除了孩子上學,估計全都用在了吃喝上。
周守義是張家的常客,與家人的相處也比較隨便。他來了,也沒人特意招呼。
不過看到他帶來的東西,張家的三個小子,卻對他熱情的不得了。
三個小子,兩個上初中,一個還在上小學,正是調皮搗蛋的年紀。雖然魚還沒做好,明顯就不能吃,但仍然還是要過來瞄上幾眼,甚至想上手摸摸。
當然,紅薯乾和糖球才是他們重點關注的東西。
雖然對於後世的小孩來說,可能是看都不想看,哄著都不願意吃的東西。對現在的孩子來說,可是可望而不可得的東西。
因為對周守義相當熟悉,三個小子毫不顧忌地圍在周守義身邊討要糖球和紅薯乾。
周所以倒也沒有拿捏幾個小子,將糖球和紅薯乾各抓一把,遞給幾人,讓他們分著吃。幾個小子還想多要。卻被聞聲而來的師母柳絮趕走,將周守義拿的東西收了起來。
這下,幾個小子也就不敢鬨了,乖乖的跑回裡屋寫作業去了,要不然可能連到手的東西都會被母親沒收。
"你這小子!怎麼又帶這麼多東西?儘瞎花錢。"這時候換了一身衣服,洗了把臉的張洪生走了過來。
"嘿嘿,沒花什麼錢。除了幾顆雞蛋外,魚是自己釣的,剩下些都是去鄉下拿票跟老鄉換的。"周守義也是憨厚地撓了撓頭,笑嘻嘻地道。
張洪生看著周守義手中的東西,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知道這些物資在這個年代並不容易弄到。他拍了拍周守義的肩膀,說道:“守義啊,你這份心意我領了,但是你也彆太破費了,我們家還能過得去。”
“師傅,您彆這麼說,我是您的徒弟,孝敬您是應該的。再說,我也不能白吃白喝啊,總得意思意思。”周守義笑著回應,心裡卻明白,這些物資對他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空間中的東西取之不儘用之不竭,隻是他不想讓張洪生太過擔憂他的來曆。
喜歡有空間的我災荒年也風生水起請大家收藏:()有空間的我災荒年也風生水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