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以為這是讓你幫忙,其實這事兒對你們是有好處的。守義會以他們公司的名義,會雇傭你們娘家…。”
周家這些娶回來的媳婦,包括三嬸王秀紅,都驚呆了。
這年月,能讓娶回來的媳婦,給娘家送東西,那得多大的格局?而且,這不隻是送糧食,還是送錢啊。
畢竟誰家都沒有餘糧,彆看周家這回弄到的糧食不少,但也得看周家有多少人。
這幾百斤糧食,就是省著吃,也不一定能堅持一個月。
小姑父王立誌連忙說道:“大哥,我們家的情況你知道,還勉強能吃得飽。我看,這些東西就留在家裡,大家吃吧。守義對他姑姑的孝心,我們就心領了。”
小姑父為人不錯,這幾年來,小姑沒少接濟周家,他也從來都沒打罵過小姑。
而且,周家有事了,絕對不推托,往往還會主動幫忙。
周佑國擺了擺手,說道:“立誌,你就彆推辭了。你們家這幾年沒少幫家裡,我們都記著呢。
再說了,這是守義給他小姑的。你讓我們收著,我們這臉,還要不要了。”
三嬸王秀紅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立誌,這是守義的一片心意。你們就收下吧。”
三嬸其實也有點小心思,如果小姑子一家不收,那她們是不是也不好意思拿東西回娘家。
女人嗎,雖然嫁到了周家好多年了,已經成了潑出去的水。但有機會光明正大的接濟一下娘家,她也不想錯過。
再說了,大嫂家已經拿了,自己要是不拿,好像有點吃虧。
小姑父王立誌看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再拒絕也不太好意思。
他和小姑對視了一眼後,說道:“大哥,那我就不客氣了。”
轉頭又對周守義道:“守義,多謝你給我們帶的東西。”
周守義笑著說:“小姑父,您太客氣了。孝敬一下長輩,是我應該做的。”
說完分東西的事兒後,周佑國讓守智把那匹布搬出來。先給周小雲家拿木尺量了二十尺,剩下的又收了起來。
這匹布,對周家來說可是寶。雖然隻剩下了八十尺,但就是大人衣服,也能做6身。小孩的那就更多了。
所以,可不能浪費,得留到關鍵時候用。
這時,周家的媳婦們聚在一起,開始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了回娘家的事兒。
不過,說了一會兒,周守智的媳婦卻坐在一旁,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她心裡想到,自己娘家沒有機會參與水果收購,就有些不開心。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田靜家,也是臨水村生產隊的,自然是沒辦法做臨時采購員。
至於守禮媳婦劉紅梅,她是另一個公社的,所以也不指望參與這事兒了。
大伯母李春梅,可能是看出了她的心思,便說道:“小靜,你也彆覺得不公平。有這些糧食和肉能拿回去,就是我們平時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至於那額外賺錢的事兒,輪到了那是運氣,輪不到,那也沒辦法。你得學會知足。”
守智媳婦聽了婆婆的話,覺得確實有道理。以前她真想不到,還有機會拿這麼多東西回去接濟娘家。
確實是自己有些人心不足了。
喜歡有空間的我災荒年也風生水起請大家收藏:()有空間的我災荒年也風生水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