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交談,他發現阿依娜和妹妹阿紮娜一個14歲,一個13歲。
他們的父親已經在戰爭中死去,所以阿依娜家已經沒有了放牧的人。隻是養了少量的羊。
母女三人主要靠種一些水果和糧食為生。
怪不得她們的母親隻有三十多歲,卻顯得很蒼老,看起來像快五十了。
想必養育兩個女兒,讓這個婦女沒少操心。
雖然很同情他家,但因為他們家沒有男人,再加上認識部落首領的目的也已經達成。
周守義為了避嫌,婉拒了她們進屋喝水的邀請。
交易完約定好的水果後,就開車去找他們部落的首領,買格買提。
周守義開著卡車來到部落首領,買格買提的氈房前。
還沒等他下車,聽到動靜的買格買提,就打開門出來了。
等周守義下車後,熱情的把他迎進屋裡。
屋內布置簡單卻充滿民族特色,地上鋪著色彩鮮豔的地毯,牆上掛著一些傳統的掛飾。
周守義坐下後,買格買提對著裡屋說了一連他串聽不懂的維語,裡麵出來了一個年輕女孩。
這女孩梳著烏黑的大辮子,皮膚白皙,柳眉大眼,是典型的維族美女。
女孩端來了茶杯和開水,買格買提開始給周守義泡茶。
不過,這茶屬實質量有點差,都是一些沫子。可買格買提卻一副很珍視的樣子。
不過周守義也能理解,畢竟他們的部落太偏僻,已經快要到邊界了。內陸地區的茶葉很難到達這裡。
而且茶葉價格相對昂貴,對於他們這種小部落來說,可是很珍惜的。
每年換取的份額,大部分都被首領珍藏起來,用於款待客人。
買格買提的茶泡好之後,那位維族美少女,又端來了一個木盤。
上麵放著各種各樣的奶製品,葡萄乾,杏乾、桑葚乾,還有饢等上待客人的東西。
這和華族人的花生、瓜子、糖差不多,都是招待客人用的。
隻不過人家的看起來更高大上。
其實,周守義知道少數民族因為政策優待,普遍生活要比內地人民好一些。
但絕對達不到衣食無憂的地步。
畢竟要“交公糧”的,可不隻是內地人民。少數民族同胞,照樣少不了。
他們每年都有定額的牛、羊、馬,包括水果要上交。
所以,能拿出這些東西招待他,說明買格買提很重視與周守義的交易。認為他是貴客。
“華族同誌,不知道你想要交易些什麼東西。”
果然,買格買提把茶杯推到周守義麵前,就立刻開口問道。
“牛、馬、羊或是你們的手工藝品和水果,我都收。”
“而且,還能提供豆子、糧食、茶葉與你們進行交換。”
周守義說完後,禮貌性的抿了一口茶水。沒想到喝了一嘴茶葉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