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罐頭廠剛建立時,連上管理人員也隻有50多個人,雖然後續還有增加,也就不到70個人。
這一次擴張,不止設備的數量翻了三倍。人員更是會直接擴張到230人左右。比剛建立時翻了四倍還要多。
紅星機械廠對於和紅星物資公司的合作很重視,設備很快就到位,安裝調試也比較迅速。
有趣的是他家老二周守信,也跟著他師傅林愛軍一起來了。
周守義還特意在小食堂把紅星機械廠的人招待了一番。
人員招募更是很快捷,給了局裡50個名額。這其中有很多名額都是國家任務,用於招募社會上的待業青年。
另外,給公司附近的街道和周守義家的街道各20個名額。
其他70多個名額,全部從災民裡進行招募。
當然,其實這些人也都是通過街道進行篩選。
畢竟要是他們自己挑,大街上那麼多的災民,那得挑到什麼時候?
美味罐頭廠經過這次擴張後,每天的極限生產量,也將提升到一天2萬罐。
按他們前兩批罐頭的出售價格來說,每天的產值就是6000美元。
當然,實際過程中肯定沒有這麼多。但綜合計算下來,一年的產值肯定在百萬美元以上。
這可是一隻名副其實的,會下金蛋的雞。
地毯廠的設備設備,雖然還沒有完全安裝完成,但也開始了人員招募。
而周守義所設想的地毯廠教導團,40位熟練的老師傅,也已經全部到位。
地毯廠的規模,比美味罐頭廠還要大。他們這裡,人才是主要勞動力,設備隻是輔助。
而且,地毯工人大部分都是年輕伶俐,還要心思細膩的女工。
做手工地毯,既需要手巧,還需要有耐心。每一幅地毯,幾乎都是靠人工一點一點的編織成型。
而除了地毯廠的四十位教導團成員,他們還需要招募400位年輕女工。
這說的還隻是地毯工人的崗位。另外還有管理崗位職,以及一些維修人員,文職人員等。加起來整個廠的規模要超出500人。
除了預留一部分崗位,等待夏天國家分配來新一屆畢業生之外。其他的崗位依然是從社會待業青年和受災群眾裡招募。
而隨著他們準備建設住宅樓的那塊地方開始清理,附近簡直成了災民的“就業市場”。
因為,每天紅星物資公司人都會來,招募人員幫他們清理這片廢墟,還有拆除一些原有的廢棄建築。
雖然每天隻有五毛錢的工錢,但一天有兩頓飯。
飯也並不是特彆好,每頓隻有一碗清湯寡水的玉米麵糊糊,再加上一個窩頭與一個地瓜或是紅薯。
但就這也讓人們趨之若鶩,雖然並不能吃的很飽,但也能讓他們保持最基本的生存。
其實,隨著紅星物資公司搞出各樣的策略救濟災民。
四九城其他地方,也有好多單位,出台了各種各樣的救濟政策。
要不然紅星物資公司的工地早就讓人擠爆了。
喜歡有空間的我災荒年也風生水起請大家收藏:()有空間的我災荒年也風生水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