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總算是能心情放鬆的看看真正的長安。
王莽拿起昨天晚上命人用紙抄錄好的《詩經》,一頁一頁地翻看著,聽到王卓君的感慨,也隻是稍稍抬頭,瞥了她一眼,便又迅速收回了視線。
兩人很快就出了城,馬車行駛的速度漸漸變快,沿渭水一路前行,中途經過一片開闊的河灘,就聽王莽突然喊道:“停車。”
王卓君掀開車簾,從馬車上一躍而下,映入眼簾的是一處開闊的河灘,遠處波光粼粼的渭水顯得如此平靜。
王卓君慢慢走過去,低頭捏了捏地上的泥土,慢慢皺緊眉頭,雖然她對土建並不熟悉,但這種沙土鬆軟,意味著,雨季怕是會漲潮,進而衝擊這裡的土壤。
王卓君站起身喉頭看向王莽,而後微微搖了搖頭。
王莽頷首,他這次可並非一個人來,看了看後麵的那輛馬車。
車簾打開,走下了四個年齡性彆都不相同的幾人。
王卓君坐著馬車出宮門的時候,並未看見後麵還跟了一輛,此時看到幾人也有些驚訝。
幾人遠遠地朝兩人躬身一禮,便開始一個像王卓君那樣檢查著土質,一個遠遠地觀察著四周,一個走到渭水河邊掬了一捧河水,先嗅了嗅,又嘗了嘗。
至於最後一個,還是個熟人,她走到王卓君麵前,微微頷首:“郡主這麼短的時間,便製出了更好的紙,實在讓奴婢自慚形愧。”
“賢人過獎了。”王卓君聽了連連擺手。
剩下的幾人討論了許久,便走到二人麵前。
“陛下最適合的地方,就在附近。在這個河流的上遊,我們再往前行大約一公裡就到了。”當中一個身著藍色長袍的男人上前解釋。
於是幾人又乘著馬車繼續向前走了一公裡。
下了馬車,王卓君環顧四周,看到此地覺得確實不錯。
這處土地地勢偏高,緊鄰渭水,無論是造紙用水,還是材料及紙張的運輸,都很方便,是再合適不過了。
然而王昭君雖然覺得滿意,那頭一個高個子的中年男子卻在王莽身邊低語了幾句。
男子說完後,王莽的臉色變得十分不好。
看得王卓君慢慢皺起眉頭,明明已經選好地址,有什麼問題呢?
接著就見王莽望著渭水,猶豫了很久,之後抬手吩咐:“派人暗中將此處買下,若是被對方查到,便說此處是郡主的生意。”
停頓了一下,隱含冷意的聲音從他口中吐出:“若真有人敢鬨事,朕自有方法解決。”
聽了此言,男子麵上雖仍有憂色,但仍然尊敬地拱手道:“唯。”
選好了工坊後,王卓君便將造紙之術的講給造紙坊的賢人聽。
因為過程並不複雜,再加上王卓君還抄寫了一份實驗筆記,賢人認真收好,便跟其他三人離開了。
回城的路上,王卓君見王莽麵色仍然不好,便試探的問道:“大父,有何事煩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