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君非常認真地拉著香月的手:“這世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同樣也沒有兩個一模一樣的人。”
“香月,你有很多優點,比如說你異於常人的聽力,這一點是你與生俱來的能力,任何人都無法模仿。”
“你還擁有,常人難以匹及的習武根骨。”
“俏麗美豔的外表。”
“活潑開朗的性格。”
“不怕苦不怕累的韌性。”
“這樣的出色的你,不必去想當彆人,去學怎麼變成彆人,你本來就是你自己。”
王卓君說了好半天,最後也有些好笑道:“當然啦,學字還是一定要好好學的,再苦再難也不能當文盲。不過,你可以慢慢來,你還有很長的時間,才11歲,還是個未成年呢。”
她溫柔的話,很快給了本就自信的香月很大的支持。
但是第二天,看著麵試考場中那個十來歲的少年,香月忍不住看向王卓君,真的不需要著急嗎?
這個人明明才十幾歲,就已經從2萬人中考進了前100名。
按照公主的說法,他也還是未成年呢。
王卓君的表情也變得很尷尬,她捂著嘴小聲道:“他是例外,這個世上你就不缺天才嘛!比如說本宮不就是。”她說得理直氣壯,香月聽了也分外讚同。
“先做一下自我介紹。”幾位麵試的考官,有太學博士,有太子祭酒,還有柳賢人。
少年侃侃而談道:“在下鄧禹,新野人士。出身南陽鄧氏,如今在太學就讀。”他停頓了片刻見幾個考官看著自己的眼神就猜到他們什麼意思,坦然道:“年十一。”
鄧禹?王卓君總覺得有些耳熟,她在看兩漢史的時候應該看過這個名字,於是在腦中打開平板,檢索鄧禹的名字。
出來的內容讓王昭君大吃一驚,這位居然是東漢的開國功臣,劉秀的少年好友。
她重新仔細看看少年的眉眼,腦中靈光一現,忽然想起她那天在榜下就見過這個少年。
既然史書上說,兩人在長安便相識,那這個人是鄧禹,另外一個人豈不是?
劉秀!?
不對,她分明記得,鄧禹說那人是榜首,而榜首之人的名字分明是——劉文叔。
而非劉秀!
“公主?”聽見旁邊柳賢人喚自己好半天,王卓君才猛地回過神。
“哦,好的,我這裡有幾個問題想問。”回過神的王卓君拿著一雙題紙便念了起來,一邊念一邊重新觀察著眼前的少年。
少年生得眉目如畫,一張清秀麵容襯著那件半舊的衣衫。
雖然布料顏色已顯黯淡,卻仍能辨出是上好的料子,想是家境中落,才將這般好衣裳穿得褪了顏色。
分明是世家出身,但卻能看出如今家境並不是很好。
而鄧禹幾乎沒怎麼思考,便將自己提出的幾道數學題都回答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