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這天早上隨便用點早餐後,就開始煎、炒、煮、燉,辦年夜飯的菜。
舒星則帶著弟弟、妹妹去寨子附近的幾個先人墳前送亮。
最後去了祖墳那,同宗的很多後人都在那給搬來此地的祖先送亮。
送完亮後回家幫忙辦年夜飯。
房前屋後早已打掃乾淨,從大寒節就開始打掃。
主要是清理房前天坪、屋後陽溝裡的淤泥和一些雜草,年前會全部搞完。
菜都辦好上桌後,會拿出一個碗,先裝第一碗飯,然後夾一些肉菜在碗裡。
拿一小茶盤,把裝好飯、菜的那碗放上去,在倒一杯酒,放上一雙筷子。
然後端到堂屋的大桌子,開始燒紙點香敬菩薩和先人,最後燃放萬響的電光炮。
從這天開始直到正月十五神龕上的香火不能斷,隨時添香加油。
炮竹放完後,回到火場上圍著桌子坐好,開始吃年夜飯,由輩份年紀最大的先動筷子。
大人能喝酒的就倒酒喝,小孩都喝飲料,舒星和舒爹喝的是啤酒。
年夜飯後,小孩就會到處跑去玩,把一小封鞭炮拆成一顆顆的放著玩。
大人收拾好碗筷飯菜後,會把火坑裡架鼎罐和鍋的那個生鐵三角架取出放在火場上的角落裡,辛苦一年了,大年三十這天歇一下氣。
然後搬幾根海碗大的柴或一個大樹蔸放在火坑裡燒旺火,火越大越旺越好。
有的家會在這天晚上炒葵花、花生。
晚上大家會在有電視的家裡看國家台的春節晚會。
期間會拿出炒好的葵花、花生或柑子等來吃。
邊看晚會邊守年,以前都是等半夜第一聲雞叫放鞭炮搶年。
現在都是在半夜零點開始放鞭炮煙花,沒得以前那種搶年的緊張感。
時時還要注意更香的燃燒,隨時好換上新的更香。
零點放了鞭炮,更換了更香後,舒星和舒安就睡覺去了,舒玲和舒爹、舒媽已先睡覺。
第二天早起。
藍星曆五千零九十六年二月十九日(大年初一)
小孩們都已換上新衣服,然後拿一個布口袋,邀伴去各家各戶拜年,男孩走在前麵,女孩跟在後麵。
舒玲先在家給父母拜年後,就去外麵的馬路上等村中的夥伴去了。
舒星和舒安先給父母拜了年,然後一起去二叔家給爺爺奶奶和二叔二嬸拜年。
從長輩那裡都拿到了兩塊壓歲錢,舒星和舒安回到家,家裡已來了幾波小孩。
舒爹把第一個進屋的小男孩給了一塊錢和一些葵花、花生,其餘的隻給一些葵花和花生。
後來二叔家的孩子也和其他小孩一起拜年來了,舒爹給他們每人五塊錢,舒媽則給兩塊錢和一些糖果。
吃早飯前,舒玲回家了,提的布口袋都差點裝滿,有葵花、花生、板栗等。
舒鈴還說爺爺奶奶、二叔二嬸都給了她兩塊錢。
在火坑裡架上生鐵三角架後開始熱菜吃飯。
大年初一吃過早飯後,有的會互相串門,有的準備去孩子的外公外婆家拜年。
此地的風俗是:重要的親戚都得大年初一去拜年。
舒星的外公外婆都已去世好幾年,後麵就沒去給舅舅拜年了。
這邊好像都這樣,家裡沒外公或外婆,隻剩舅舅的家都沒人去拜年。
舒安則跑去祖墳那放了一封鞭炮,算是給祖先拜年。
舒爹、舒媽則給舒星的爺爺奶奶拜年去了。
新年第一天,第一次去水井裡打水,要在水井周圍插上三根香三張紙錢,感謝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