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寧萱和舒安他們順溪鎮初級中學也到了開學時間。
他們倆都是班主任,所以忙開學的事情去了,九月份又有新生入學,會更忙。
舒萍初二了,仍舊和舒安這個二哥住在一起。
舒勇和舒玲,還有舒霞九月二日到太順縣城,他們都是五號左右到校報到。
舒星拿出四萬塊龍國幣現金,給舒玲和舒霞各兩萬塊現金。
舒勇就算了,他自己有錢,舒玲和舒霞在軍校上學,衣食住行,還有學費都是國家包了。
但在外麵總有要自己花錢的東西。
雖然軍校生也有津貼,但這錢是舒星這個做哥的一點心意。
兩個妹妹收下了舒星給的這筆錢。
舒勇和舒霞等會就會出發,因為舒勇說了要送舒霞去上學,但舒勇自己也在上大學。
兩兄妹先到舒勇的江灣大學,等舒勇在學校報到了,兩人再去龍國首都空軍飛行學院。
好在這次舒勇他們體育隊也要在龍國首都進行訓練,也算是同路。
舒玲則要玩兩天,藍星曆五千一百零六年九月四日再去學校。
順溪鎮醫院通過宣傳舒星的醫術和開展了竹製品的抽獎活動,就診的病人又多了些。
而細背簍、飯、菜提籃都有人抽到過,並且反應質量、外觀都很好,不是糊弄人的獎品。
舒星直接聯係孔寧萱的二舅,讓他再織兩批竹製品,前期中獎率要高點,具體的由醫院領導班子去操作。
孔寧萱他們學校食堂又開飯了,周一到周五基本上在學校,周六和周日才來舒星這邊做下飯菜、說說話。
有一天,舒星下班回家後,打開電視,準備看一下太順縣本地台。
一開始儘是點歌的,祝壽的、結婚的、生孩子整酒的(弄璋、弄瓦之喜),還有進新屋和整狀元酒的。
滿屏幕的字,都是家庭或家族,還有親朋好友的名字和祝福語以及酒席的地點,這點歌相當於廣撒請帖。
到下午六點的時候,開始播太順縣新聞了,其中有一條新聞引起了舒星的興趣。
新聞說太順縣城發展遇到了瓶頸,就是縣城內能用的地皮都用完了,要建商品房和大型商場還有步行街沒地盤了。
太順縣城四麵環山,城區地盤本就不多,大多數的地又被政府各種職能部門占了,如各種局(健康局、教育局、國土局等等),還有學校、醫院等。
現在的幾個商場都是由原來的百貨大樓、百貨商店還有五金門市部改建的,場地比較小。
太順縣新聞說現要開發南山,在南山建造太順新城,首先搬遷的就是縣政府,再就是其它職能部門。
搬遷後留下的地皮進行商品樓的開發和建大型商場還有步行街。
當然,這些東西在南山新縣城也會建設,甚至還要建設學校等等。
為什麼開發南山?因為南山上沒有住人,是荒山,不用出拆遷費。
南山滿山的石灰岩,還有一些小型溶洞,土地很少,很少的土地上有人種著些苞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