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晚飯後,禮官就聯係明天去接親的人。
禮官已拿到女方發轎的時間,就是明天上午五點鐘,天還沒亮的時候。
所以這邊要提前出發,開車過去要近兩個鐘頭,加上去之前還要吃餐飯,差不多要半夜兩點鐘來舒星家集合。
接親去的人,有提馬燈的兩位嬸娘、舒安、舒勇兩兄弟。
禮官和“八仙”是少不了的,還有其他舒姓的一些堂叔伯和堂兄弟。
馬燈上麵也貼上了紅雙喜,並由舒母上滿了燈油,接親隊出發時會點亮馬燈。
晚上睡覺時,舒星要找一個比自己年紀小的童子身和他一起到新床上睡覺,這是這邊的習俗,舒星找的是舒勇。
五月二十日,半夜近三點鐘的時候,吃了飯的接親團在鞭炮聲中出發了。
舒星也在家準備迎接新娘,首先是洗澡,這次舒星沒有用清潔術,而在衛生間淋浴。
然後就穿衣服,內衣、內褲、襪子、鞋墊、鞋子等都要穿新的,最後穿上新的傳統婚服。
最後還用丈二紅布中間部分紮成一朵大花戴在左胸前,兩頭在背後係上,就像單肩斜挎背書包那樣。
舒安的接親隊四點多到了小溪村孔家,舒安這邊放了鞭炮,孔家的接待人員看到了馬燈就出來迎接。
馬燈後麵要由孔母添加滿燈油,並看兩盞燈的火焰是不是一樣大。
最後在“八仙”的三次吹打中,發轎吉時到了,孔寧萱穿著傳統婚服由她請假回家的弟弟背著出門,後麵大量的鞭炮燃放著。
孔寧萱父母在後麵跟著,送到朝門口,看的出來母女倆都哭過。
孔寧海背著姐姐跨過朝門口點著的火把,之後孔寧萱下地走,有一個她叫伯娘的在她頭頂打著紅傘把她送到車上。
這車就是舒星那七座車,孔寧萱上車後,那伯娘收了傘,把傘遞給了孔寧萱。
之後是孔寧萱的二舅和一個叫伯伯的族人上了車,這兩人是送親的,再就是兩個提馬燈舒星叫嬸娘的人上車,馬燈是一直點燃著,最後舒安、舒勇上車,舒安開車。
“八仙”也吹打著上了中巴車,車隊在鞭炮聲中離去。
女方這邊吃早飯後,事情算是辦完了,之後就會送還大桌子、長板凳和一些炊具。
舒星這邊看到車來了,就開始放鞭炮,這回鞭炮放的特彆多。
舒家接待人員也出來了,舒星來到車前打開車門把孔寧萱接下車,其他人員接待兩位送親人員。
舒星牽著孔寧萱的手來到堂屋,堂屋的神龕下已鋪好席子,席子上麵鋪了床折成長條形的鋪蓋。
兩人在禮官的引領下,先是上香,然後兩人跪在鋪蓋上對著神龕磕三個頭。
石塔村這裡沒有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這一套,但要對著神龕拜下先人。
拜完先人後,舒星牽著孔寧萱的手去了新房。
這時有人叫舒安用新臉盆打盆熱水再放一條新毛巾端到新房去,讓他嫂子洗臉。
等他嫂子洗臉後,再把洗臉盆端下來讓家人用同一盆水和毛巾洗臉,這叫洗和氣臉。
這寓意一家人和孔寧萱以後會和和氣氣不會鬨矛盾。
男方這邊的早飯就是這次婚禮的正餐,紅燒肉、肉絲、扣肉、雞肉、魚這些菜都會上。
不過吃飯之前還有一個環節,就是新人給長輩穿鞋子和吃紅紅蛋,這叫吃茶。
孩子是千層底的布鞋,要穿鞋子的都是大親戚,但也要提前預定,以前都是自家人和請的人一起做布鞋,現在都是直接購買。
再就是一碗炒米,炒米上放著兩個煮雞蛋,煮熟的雞蛋用可食用的紅色色素染色,稱之為紅紅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