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貞德方可自彰,何必闊言道美景。
蝶飛興來風雅振,載歌謠頌萬年青。
清朗溫潤的聲音,如同夏至時節山澗裡流淌的清泉,在安笙科技新品發布大廳的每一個角落漾開。
那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奇特的穿透力:字字含著千鈞重量,又輕盈地浮在眾人的耳畔與心間,久久不散。
大廳裡的呼吸聲仿佛都被這聲音牽引著,變得舒緩而有節奏。
連空氣中懸浮的微塵,似乎都隨著音節的起伏輕輕舞動,在光束中劃出細碎的軌跡,如同竹林間飛舞的螢火蟲。
頭頂的全息投影仿佛能聽懂詩句的韻律。
原本素淡的底紋驟然間潑灑開一片磅礴的翠意——萬千修竹的虛影在半空挺拔而立:高的直抵穹頂,矮的也足有丈餘,枝葉交疊。
光影隨著模擬的微風流轉,葉尖的露珠折射出細碎的光芒,宛如散落的星辰。
竹影間還穿插著幾株新竹,筍衣尚未褪儘,帶著毛茸茸的青澀,卻已顯露出向上的銳氣。
在這充滿科技感的殿堂穹頂之下,虛擬的竹影竟仿佛帶著清冽的竹香——那是一種雨後竹林特有的、混合著泥土與草木的清新氣息。
連風穿林葉的沙沙聲都隱約可聞:時而輕柔如私語,時而急促如歡歌,仿佛有無數竹精靈在其中低語。
這,便是“安笙”的魂魄——如竹一般,於無聲處默默蓄力,卻能節節貫通,直上雲霄。
夏至的目光穿透這片碧色的光海,落在台下第一排那個清冷的身影上。
霜降微微仰著臉,凝望著那片流動的綠意,眼神專注而悠遠,仿佛整個人都與這片竹海融為一體,連呼吸都與竹葉的擺動同頻。
柔和的光線勾勒出她精致的側臉輪廓;長長的睫毛在眼瞼下方投下一小片陰影,隨著眨眼的動作輕輕顫動。
當“萬年青”三個字從夏至口中吐出時,她的指尖無意識地在膝頭的平板邊緣輕輕劃過——那動作輕柔得像是在撫摸一片易碎的羽毛。
平板屏幕上倒映出她眼底閃爍的微光,如同竹節間藏匿的星光。
刹那間,漣漪頓生。
一道青碧色的光華從她指尖暈染開來,如同解凍溪流上漂浮的第一片嫩葉,帶著勃勃生機。
它迅速勾勒出一片小小的竹葉,葉脈清晰可見,翠色欲滴,仿佛能掐出水來,連葉尖的細小絨毛都清晰可辨。
這指尖的魔法與頭頂的虛擬竹海,一實一虛,奇異地構成了“安必興”生生不息的圖景。
讓在場的人都心頭一顫,仿佛能感受到那股破土而出、頂開頑石的力量,連空氣都隨之震顫了幾分。
夏至的心湖被這抹突如其來的綠意輕輕漾起,一股熟悉的悸動悄然泛起。
恍惚間,他似乎看到了多年前那個雪夜——風雪中那株傲然挺立的寒梅下,眸光清冽的淩霜。
她穿著素色的鬥篷,雪花落在她的發間,融化成細小的水珠,眼神堅定而溫暖,仿佛能驅散周遭的嚴寒。
那時她手中正握著一支竹製的筆,在雪地上寫下“韌”字,筆鋒蒼勁,帶著竹的風骨。
指尖的青翠、頂空的竹影、記憶裡的寒梅,三個畫麵在刹那間重疊。
讓他的聲音雖然平穩,尾音卻不自覺地帶了一絲微顫:
“安貞之德,內蘊光華,不必喧囂,自能彰顯。這,便是安笙的基石。”
“我們無需浮誇的承諾,隻願以堅實的步履,一步步丈量科技這片厚土。”
夏至的聲音穿透全場,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每個字都像是一顆釘子,穩穩地釘在人們的心上。
“真正的繁盛,從來不是張揚的喧囂,而是竹林拔節時那種沉默的力量。
是根須在地下無聲的拓展延伸,穿過堅硬的岩層,繞過頑固的石塊,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積累。”
“安笙所求的,便是於無聲處聽驚雷的成長,是在沉靜中積蓄力量,等待厚積薄發的那一刻。
如同竹筍在春雨後一晝夜參天,帶著泥土的芬芳直刺蒼穹。”
台下,首席技術官邢洲微微頷首,指尖把玩著一把古樸的檀木折扇。
扇骨上的紋路被歲月和摩挲打磨得光滑溫潤,透著一股沉靜的氣息,扇柄處還留著他常年握持的溫熱。
扇麵上除了投射藍圖的區域,還雕刻著一行小字:“每一步都算數”,那是他剛加入安笙時寫下的座右銘。
當夏至提及“竹林拔節”時,他手腕輕抖,折扇“唰”地一聲打開,動作乾脆利落,帶著習武之人的利落感。
素白的扇麵瞬間投射出一幅全息動態藍圖——那正是“深根計劃”的神經脈絡圖。
無數光點如同竹纖維網絡般,在半空中生長、連接,時而彙聚成粗壯的主乾,時而分支成細密的末梢,展現出驚人的生命力與結構之美。
“深根者,”邢洲的聲音沉穩,字字清晰,像是敲擊在玉石上,“方能葉茂參天。此為安笙立足之本。”
話音剛落,折扇輕合,發出清脆的響聲,如同竹節碰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藍圖也隨之隱沒在空氣中,隻留下無儘的餘韻在會場中盤旋,縈繞在每個人的心頭。
墨雲疏緩步而至,銀竹胸針與安笙徽記暗合,步履鏗鏘如戰鼓。她以金石之音叩問夏至:"藍圖縱有千鈞力,不抵市場一分浪。"深根"固本之說,可經得起十年血雨?"
這番話如同冰針,精準地刺向了當前最核心的矛盾。
會場的氣氛瞬間凝滯,連空氣都仿佛停止了流動;人們的目光紛紛聚焦在夏至身上,有擔憂,有期待,等待著他的回應。
前排,一位年輕的工程師下意識地握緊了手中的竹製筆。
筆杆上的涼意讓他稍稍鎮定。
夏至卻從容地側身,示意眾人看向頭頂的竹海:
“竹的清雅,並非脆弱的象征,而是內蘊的秩序與韌性。”
他指向其中一節翠竹——那竹節分明,線條流暢,表皮還帶著自然的紋理。
“每一節的生成,都是下方積蓄力量到極致後的必然突破,是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如同我們攻克的一個個技術難關。”
“‘深根計劃’不是憑空而來。”
“它是我們三年來基礎突破的凝結,是無數個日夜在實驗室裡的奮戰,是一次次失敗後的重新站起。”
“更是我們團隊精神的根係——
有邢洲的嚴謹,為每一個技術細節把關,哪怕是0.01毫米的誤差都不放過;
有韋老的哲思,為我們指引方向,在迷茫時點亮明燈;
有林悅的防禦,守護我們的安全,構築堅不可摧的壁壘;
還有在座每一位的精進,共同鑄就了今天的安笙。”
他轉頭看向墨雲疏,眼神坦蕩,沒有絲毫閃躲:
“市場的風浪,我們心懷敬畏,卻從不畏懼。
竹遇風雨,會順勢俯仰以卸力,懂得變通,而非一味強硬對抗;風雨過後,依舊挺拔如初,甚至更加堅韌,竹身的傷痕反而成了成長的勳章。
這份柔韌,便是我們的底氣。
安笙求的是萬年長青,而非一時的繁華。
這樣的根基,不知能否入墨女士的法眼?”
墨雲疏審視著夏至,又看了看頭頂那片仿佛有了生命的竹海,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有驚訝,有考量。
隨即,她嘴角的笑意添了幾分真切的欣賞,微微頷首,轉身落座:
“那就拭目以待。”
這場突如其來的風波,如同淬火一般,讓“竹魂”在考驗中更顯堅韌,也讓在場的人對安笙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不少人眼中都多了幾分認同與期待,後排傳來幾聲低低的讚歎。
——
會場角落的茶席旁,韋斌正專注地侍弄著一把紫砂壺。
壺身上雕刻的竹紋栩栩如生:竹枝挺拔,竹葉舒展,葉脈的紋路都清晰可見,透著一股雅致的韻味。
壺蓋內側刻著一個“守”字,是他親手所刻,寓意堅守初心。
他先用熱水燙過茶壺,壺身瞬間騰起白霧;再放入茶葉,動作行雲流水,一絲不苟,仿佛在進行一場神聖的儀式。
滾燙的茶湯注入白瓷杯,升騰的熱氣在空中凝成一片淡淡的竹葉形狀,旋即又消散無蹤,仿佛從未出現過,卻在空氣中留下了淡淡的茶香。
“好茶如竹,”他將茶杯輕輕推給身旁的毓敏,語氣平和,帶著一種曆經滄桑後的淡然,“需沉心靜氣,方能厚積薄發,品出其中真味,急躁不得。”
毓敏輕抿一口,感受著茶湯在舌尖的醇厚與回甘,緩緩點頭:
“無聲驚雷……這話深得安笙風骨,也道出了科技發展的真諦。急於求成隻會適得其反,如同拔苗助長,最終一無所獲。”
——
“夏總今日所言,確實擲地有聲,讓人振奮。”
毓敏話鋒一轉,眉宇間帶著一絲憂慮,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溫熱的杯壁。
“但‘深根計劃’投入巨大,涉及的技術難題眾多,每一個都如同攔路虎;市場又變幻莫測,競爭激烈,稍有不慎便會滿盤皆輸。如此重負,恐怕會成為安笙難以承受的拖累,甚至可能讓安笙陷入困境,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
韋斌提起茶壺續茶,熱水在壺中翻滾,茶葉在水中舒展,釋放出更濃鬱的香氣。
“安笙如這杯中的茶,唯有經曆沸水的衝泡,才能激發它全部的潛力,釋放出最濃鬱的香氣。溫室裡長不出參天竹。”
“‘深根計劃’並非蠻乾。
邢洲設計的架構留有充分的緩衝空間,能夠應對各種突發狀況,像竹身的竹節一樣具有彈性;林悅的‘竹節’防禦係統也能及時補位,保障計劃的順利推進。
這便是技術層麵的柔韌。”
他望向台上從容不迫的夏至,眼中帶著讚許,目光深邃:
“而精神層麵的柔韌,則在人心之中。
夏至剛才應對自如,不卑不亢,正是竹那種外柔內剛的品性。
我們要做的,就是確保每一步都如竹生長一般,步步堅實,不急於求成,也不畏懼艱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壓力是前進的推力,能讓我們更加專注;質疑是成長的鞭策,能讓我們不斷完善。
如同竹在狂風中反而紮根更深,汲取更多養分。”
毓敏聽後,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
她舉起茶杯,與韋斌輕輕一碰,杯沿相觸發出清脆的響聲:
“那便敬安貞自守,亦敬破土淩雲!”
清脆的碰杯聲在角落響起,帶著一種堅定的信念,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礙。
就在此時,控製中心的警報聲驟然響起,尖銳刺耳,打破了會場的寧靜。
屏幕上的數據流瞬間變得狂暴混亂,紅色的警告符號不斷閃爍,如同跳動的火焰——一場蓄謀已久的網絡暗襲,毫無預兆地發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