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泰特與上費:丘陵地帶的消耗戰
在沙勒羅瓦與迪南之間的丘陵地帶,戰鬥以另一種形式呈現出同樣的殘酷。這裡沒有城市作為依托,隻有連綿的森林、起伏的山丘和寧靜的村莊——如今都已化為焦土。
魔軍的裝甲集群試圖沿著山穀快速穿插,分割盟軍防線。然而,盟軍充分利用了地形,在每一個製高點設置了觀察哨和炮兵指引點,在每一條山穀的出口布置了反坦克陣地。
戰鬥變成了殘酷的消耗戰。一個高地,例如著名的“303高地”,今天可能被魔軍一個裝甲營經過苦戰占領;明天黎明,盟軍就會在炮火掩護下發起夜襲,將疲憊的守軍趕下山坡。森林中遍布地雷和陷阱,魔軍的步兵在林木間推進時,時常遭到來自四麵八方的冷槍襲擊。
帝國第一裝甲集群的小股部隊在這裡表現得尤為活躍。武裝奴工機仆連隊利用林地的掩護,神出鬼沒,專門襲擊魔軍的後勤車隊和孤立的前哨站。一支魔軍的自行火炮連在夜間被整個端掉,所有炮手都在睡袋中被機仆的爆彈槍處決。
這裡的戰線犬牙交錯,沒有明確的敵我分界線。雙方的小股部隊在茂密的森林和起伏的丘陵間流血、死亡,每一寸土地的得失都微不足道,但累積起來的傷亡數字卻觸目驚心。戰爭在這裡回歸了最原始、最殘酷的形態——消耗,看誰的血先流乾。
西線戰場:根特——通往海岸的最後屏障
就在南線默茲河防線浴血奮戰的同時,西線的戰火以同樣凶猛的態勢燃起。在布魯塞爾方向完成休整與補充的魔軍一線部隊,如同掙脫鎖鏈的饑餓猛虎,攜帶著毀滅性的力量,撲向了西部的東弗蘭德省平原。他們的目標明確而致命——根特。這座至關重要的工業城市、運河網絡樞紐,是盟軍在比利時北部海岸線前最後一道有組織的屏障。它的得失,將決定數十萬盟軍部隊的命運。
平原上的鋼鐵對衝
根特周邊廣闊平坦的田野,本應是豐收的景象,此刻卻成為了裝甲戰的完美獵場。魔軍的進攻始於一場教科書式的裝甲突擊。清晨的薄霧尚未完全散去,地平線上便出現了無數移動的黑點,伴隨著低沉而密集的引擎轟鳴,迅速放大為令人窒息的鋼鐵城牆——成百上千輛黎曼·魯斯坦克,以標準的楔形隊形,履帶碾過青翠的作物,向著盟軍防線平推過來。陽光照射在它們布滿彈痕和褻瀆符文的裝甲上,反射出冰冷的光澤。
守軍由巧克力國最後的正規軍、從北部潰退下來但重新整編的盟軍單位、以及緊急增援的帝國裝甲部隊混編而成)早已嚴陣以待。他們巧妙地利用了地形:
·運河防線:根特周邊密布的運河成為了天然的反坦克壕。守軍在關鍵橋梁布設了密集的炸藥和堅固的橋頭堡。當魔軍坦克試圖強行通過時,預設的爆炸物被引爆,將橋梁與上麵的先鋒坦克一同送入水中。未能過河的坦克則暴露在運河南岸守軍集中的反坦克火力下。
·村鎮據點:星羅棋布的村莊被改造成了堅固的支撐點。在一個名為梅勒的小鎮,巧克力國守軍將每一棟石頭房屋都變成了堡壘,用磚石堵住街道,在教堂鐘樓上設置觀察哨和狙擊手。魔軍一個裝甲連闖入鎮中,立刻陷入了致命的陷阱。反坦克火箭從地窖窗口射出,燃燒瓶從屋頂扔下,狹窄的街道成了坦克的墳墓。
·預設陣地:在田野開闊地帶,盟軍挖掘了縱橫交錯的戰壕和反坦克炮陣地,並進行了精心的偽裝。帝國援助的“犀牛”坦克和“猛獁”重型坦克被部署在反斜麵陣地或偽裝掩體內,待魔軍坦克進入致命射程後才突然開火。一時間,廣闊的平原上炮火紛飛,磁軌炮的藍色閃光與電漿炮的熾熱火球在魔軍坦克隊列中炸開,黑煙滾滾,燃燒的鋼鐵殘骸點綴著焦黑的土地。
空中與地麵的雙重絞殺
魔軍完全掌握了戰區的製空權。如同禿鷲般的對地攻擊機成群結隊地出現在天空中,它們發出刺耳的尖嘯,不斷俯衝,用航炮和火箭彈掃射盟軍的炮兵陣地、後勤車隊以及任何暴露的部隊集結地。
一位巧克力國的老兵回憶道:“我們像老鼠一樣活著。白天,我們蜷縮在戰壕裡,躲在廢墟下,聽著飛機引擎的轟鳴和近在咫尺的爆炸。任何移動都可能招來死亡。”盟軍的重炮部隊隻能在夜間進行短暫的急促射擊,然後迅速轉移陣地,否則天亮後必然遭到毀滅性打擊。
帝國援助的少量“風暴鴉”自行防空車成為了陣地上最受歡迎的裝備。它們部署在關鍵節點,當魔軍飛機俯衝時,其雙聯裝自動炮會向空中噴射出密集的彈幕。每一次成功驅散敵機,甚至偶爾擊落一架,都能讓周圍隱蔽的守軍發出一陣壓抑而充滿希望的歡呼。這些防空車也成為了魔軍空軍優先打擊的目標,損失極為慘重。
城市的命運與外圍的血戰
根特的命運,牽動著從最高指揮部到每一個散兵坑裡士兵的心。在城市東郊的韋特倫地區,戰鬥進入了最白熱化的階段。魔軍投入了騎士機甲,試圖強行突破盟軍最後的野戰防線。
一台巨大的、裝備了速射炮和熱熔槍的騎士機甲“鋼鐵裁決者”,帶領著一個裝甲營發起衝鋒。它無視了如雨點般砸在裝甲上的中小口徑炮彈,用主炮逐個點名盟軍的火力點。一輛隱藏在農舍後的帝國“猛獁”坦克被迫提前開火,電漿炮命中了騎士機甲的腿部,使其一個踉蹌,但未能將其擊倒。“鋼鐵裁決者”憤怒地轉向,熱熔槍射出的毀滅性能量束瞬間將農舍和半個“猛獁”坦克一同蒸發。
就在這危急關頭,一支帝國武裝奴工機仆連隊從側翼的樹林中發起了決死衝鋒。他們無視慘重的傷亡,用熱熔炸彈和動力武器攻擊騎士機甲相對脆弱的關節部位。同時,盟軍所有的剩餘炮火,包括珍貴的“雷神之錘”單位,對跟隨的魔軍裝甲集群進行了覆蓋式射擊。這場血戰持續了數小時,最終以騎士機甲被迫後撤修理、魔軍進攻勢頭被暫時遏製而告終,但盟軍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防線變得更加稀薄。
喜歡依靠係統征戰宇宙請大家收藏:()依靠係統征戰宇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